「與知識交會的火花」──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周穆謙老師專訪

本次圖書館「與知識交會的火花」專訪,很榮幸能拜訪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的青年教師─周穆謙老師,分享圖書館的使用經驗及對圖書館的看法。周老師研究領域主要包含傳播、行銷、媒體,過去曾於業界擔任行銷企劃,並先後任教於華梵、臺藝大、臺科大等校。本次訪談希望透過老師的觀點,了解老師對於圖書館的需求與期許。

那天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我們前往周老師研究室。老師的研究室宛如一個小型的個人圖書館,各式教學用書擺滿了書架,但窗明几淨顯得十分宜人。老師十分貼心地替我們準備咖啡,與我們暢談過去使用圖書館的經驗,訪談過程有問必答談笑風生,使我們度過一個愉快的午後。

資源豐富的好,比較過才知道

現在老師來到臺大擔任教職,和周遭在其他大學任教的朋友們相比,深感臺大圖書館在電子期刊、電子資料庫方面的資源豐富許多。

「以我自己研究設計、消費者行為、心理學、人因工程、資訊等領域,在臺大圖書館可說是非常能夠滿足,基本上95%以上我需要的文獻,都可以直接下載到電子全文。只有少數小眾期刊、非 Top 期刊會找不到,對我而言影響不大。其他核心的、重要的期刊,幾乎都可以直接取得,對於研究上的幫助相當大。」

因此,如何能夠更加推廣使師生多加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將是圖書館的重要課題。

沒有聖經,廣泛閱讀與滾雪球才是王道!

問到在老師的研究領域中,是否有推薦同學必讀的期刊,老師表示由於設計領域牽涉的範圍廣,較不像先前訪談過的其他生科院老師在其領域中明確必讀的期刊,因為設計領域所需的研究文獻很可能發表在不同領域的期刊中。

「我們的東西太生活化了,且通常跨領域。像我今天做設計,可能會跟腦神經有關,也可能會跟商業、心理、行銷、傳播…等等,它可能會跟任何學門有關,甚至有時候找到的文章會被資料庫歸類在像社會學這樣和我們原本認知比較遠的學門,所以我沒有辦法明確告訴學生要看哪一本期刊。」

因此對於文獻的獲取,多半需要透過 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 等綜合性管道,以關鍵字進行廣泛查詢,不會侷限於特定領域或特定期刊。此外,老師也推薦以「滾雪球」方式查找文獻。「我會先鎖定任何一篇與研究主題相關的文獻,由此開始發展,透過引用關係,追蹤出哪些引用該文的新文獻,慢慢找出去。透過追蹤的過程中,慢慢去歸納出哪幾篇文章是大家必會 cite 的,那就是你絕對不能漏掉的文獻。」

此外,老師也提到現在很多資料庫有提供「 Related Articles 」機制,透過文章中的關鍵詞比對推薦其他相關文獻,也是幫助研究者挖掘更多相關文獻的利器。
支援研究的幫手─EndNote

作為年輕一代的老師,周老師對於教學的理念是「自己先會了,才有立場要求學生」。因此對於與研究相關的圖書館工具,如 EndNote、Web of Science 等,都會自己主動摸索使用,並留意圖書館的相關課程訊息。其中書目管理軟體 EndNote ,老師認為對於論文撰寫非常實用。「對於有需要大量發表的人,光是寫參考書目就快瘋掉,因此真正有這種需求的研究者就覺得 EndNote 超好用的!當他在寫 paper 、提 proposal 的時候他一定會覺得很好用,因為他不像別人要一筆一筆 key 文獻。」

老師過去曾參加圖書館「 HELP 講堂」所舉辦的「EndNote書 目管理軟體」以及「學術評比面面觀」課程。老師對於圖書館主動教學、推廣研究資源給予肯定,但也感嘆師生未必善加利用。「不用花錢就可以學好,多好啊!以前我都是翻工具書、或上網看使用者的分享等方式自學EndNote,後來參加了圖書館的課程就覺得,有些功能更清楚了、或補充了一些先前不了解的東西。」

「多數學生僅止於『知道』有這些資源,但在沒有人教會他使用、或預見這個東西對他有什麼實質助益之前,學生往往缺乏動力去學習;即便是老師,有些老師可能自己本身不覺得需要,有些老師則認為這是學生自己該學的,因此也並未特別推薦學生去學習。圖書館很努力promote固然很好,但得知這些訊息的人,有多少是把它當成寶?」

周老師認為由老師在課程中實際帶入這些資源的教學,會有最好的成效。也因此,老師建議在研究方法相關課程中,安排EndNote實際講解操作的內容,藉由課程中的演練,讓學生更深入地學習利用。

除了既有的教學項目外,周老師更進一步期許圖書館能從「支援研究相關工具”的整體角度出發,將「統計軟體」也納入教學服務的範疇中。或許圖書館未來可朝向尋求和計中、統計教學中心合作的方式,共同為校內的師生規劃相關課程,以達到更全面的研究支援。對此,老師提出他的建議:「雖然統計軟體並非圖書館採購,但圖書館典藏了相關的教學書籍,師生有需求還是會來此尋求輔助。如果有可能將統計軟體的教育訓練一併包含,對師生將會很有幫助!」

 

紙本圖書更便利使用的可能性?

相較於電子期刊與資料庫,老師坦言對於圖書館的紙本圖書相對需求較少。老師表示就自己而言,目前由於教學所需的教科書通常有固定合作的書商送書,加上對於經常要查閱的書籍,老師習慣自己購置放在手邊,有需要時可以立即拿出來看,因此要實際走到圖書館去翻找、借用紙本書的動機是很低的。「我相信圖書館一定有很多書是我要的,但問題是它是紙本書,當它沒有電子版的時候,我就是不會想去圖書館找來用。此外,有時候可以在 Google Book 看到局部需要的段落,那你怎麼還會想去圖書館借那本書來翻?」

對於促進圖書館紙本館藏的利用,老師提出兩個建議。一為盡可能將紙本館藏進行數位化,既不佔用實體空間,更能如同電子書般不受時空限制地便於讀者取用;此外,也建議圖書館提供所有紙本書均能於線上預約後便能直接到館取書的服務。目前圖書館的紙本圖書,僅有狀態為「外借中」、「訂購中」時,才提供讀者預約服務。老師認為若能讓讀者可以直接線上預約「可流通」的書籍後,由館員取書並通知讀者直接臨櫃取書,可有效減低讀者實際逡巡架上翻找的時間,更能夠增加讀者利用紙本圖書的誘因。

 

更休閒?更學術?圖書館規劃的思考

近來由於網路發達,圖書館的實體使用情形漸趨減少,也因此圖書館界思索著館藏與空間的規劃是否應適度休閒化,以吸引讀者,增加進館動機。對此,周老師表示不否認圖書館有這些休閒性功能,但對於大學圖書館而言,教師會對於學術功能有更多的期許。周老師認為:「如果你希望藉由休閒的館藏去吸引讀者,那反過來應該要思考,圖書館的定位是什麼?休閒或許是功能之一,但應該不會是大學圖書館主要的定位。」

「大學圖書館對我來講,應該還是做研究、找資料為主,我比較不會拿來看閒書。如果是為了休閒的需求,我寧可跑去誠品書店看更閒的書(笑)。對我而言,我仍然比較看重大學圖書館支援學術研究的目的性,我猜想多數的老師也是如此。」

而空間部分,相較於提供給學生的討論室,老師認為外面有更多空間可以利用,應評估真正的需求度,比較建議增設研究小間「研究小間可以滿足一些老師想要『躲起來』做研究、或需要大量利用紙本館藏的研究者,目前的設置仍不足,還是希望大學圖書館能夠多保留一些空間給真正需要利用館藏的讀者。」

 

很高興透過與周老師的訪談,得知目前圖書館提供的電子資源、以及對於圖書館資源的教學介紹,對老師而言是有幫助且給予肯定。也感謝老師給予圖書館的種種期許,讓我們了解需求所在與未來努力的方向。最後,再次感謝周老師撥冗接受圖書館的訪談,並大方地與我們作各種交流,也讓我們有機會更加了解老師、同學對圖書館的需求以及看法。

by張育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