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講堂]「學者領航.智慧開講」系列講座:林修葳教授講座紀實
圖書館Master講堂「學者領航.智慧開講」系列講座,2024年5月21日邀請國際企業學系林修葳教授以「年輕學者期刊撰稿、審查與編輯之路」為題,從商管領域期刊資深總編輯的角度出發,向博士生與年輕研究人員分享學術投稿的技巧與心法。
高退稿率的現實
首先,林教授指出學術期刊稿件接受率非常低,被退稿實屬常態。建議年輕學者多加了解期刊編輯與審查者對於好論文定義的思維邏輯,並確認自己的論文無明顯疏漏才投稿。這就像是投籃時先要把姿勢弄正確,但我們無法控制風向變化,所以也要有應對不確定性的心理準備。
寫作技巧與投稿策略
林教授認為學術論文應條理分明,不是追求渲染力的抒情文,應避免使用成語、形容詞、副詞等。勿在文獻探討段落僅以直接引述他人的觀點作為該章節帶給讀者的全部貢獻;盡量提綱挈領,用論文的中心思緒彙述。若有參考他人的文獻,務必查證其真實性,避免因不當引用或錯誤引用而遭質疑。
投稿之前,建議評估論文內容是否能夠說服讀者、編輯與審查者?發表後是否有被引用的潛力?基於此,作者必須在論文中闡述其研究貢獻 (contribution),如:提供某種問題的解決方法、澄清某種迷思。若能列舉越多且越具體的貢獻,研究課題涵蓋多種面向又環環相扣,投稿成功的機會就會相對提高。
審查過程的心態與因應之道
當論文被拒絕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有情緒,諾貝爾獎得主也不例外,但重要的是如何沉得住氣。林教授提醒年輕學者必須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增加自己的防禦能力,才可承受不斷被拒稿的挫折感。收到審查意見時,未必要立即做出反應,建議過三天後再冷靜閱讀與分析。如果察覺對方的意見有錯,有機會回覆時要委婉,避免直接對抗。如果意見較模糊,擔心自己解讀錯誤,可以找朋友一起討論。務必逐條回覆,不要遺漏,以防無法通過下一輪審查。若不幸被拒稿,應轉換心態,當作是一次調整研究方法或呈現條理之寶貴學習經驗。
把握擔任編輯與審查者的良機
除了投稿論文,年輕學者也可能受邀加入編輯團隊,尤其是擔任特刊的編輯。雖然從事編輯工作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但能夠跟一群熱愛學術研究的人交流,了解學術界有經驗者的研究方法與態度,甚至遇見志同道合的朋友,是難得的機緣。若受邀擔任審查人,代表獲得期刊編輯的肯定,將接觸到很多新的論文題材、洞察研究趨勢,所以盡量不要推辭,應與期刊保持互相尊重的關係。
作者投稿時會希望期刊提供有價值的審查意見,而好的編輯能輔助學者調整聚焦並形塑更具體的內容,產生畫龍點睛的效果。因此,當自己成為編輯或審查人時,也應秉持輔導作者成長態度,而不是純粹挑毛病、挑缺點攻擊對方。
結語
最後,林教授分享自身經驗,在學術生涯中難免會有段低潮的時期,在研究不順、投稿失利時,可以閱讀勵志故事來勉勵自己、度過難關。希望透過這次演講,能夠幫助年輕學者在學術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演講錄影(影音@Online系統限臺大師生觀看)
陳芷洛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