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是人類文明的重鎮‧「與知識交會的火花」– 外文系高維泓老師專訪紀錄

高維泓老師一直以來很支持圖書館,也曾與圖書館兩度合作辦理過「奇幻之旅」電影放映與講座活動。日前高老師甫接任臺灣愛爾蘭研究學會秘書長,感謝老師百忙中接受我們訪談邀約,與我們分享查找資料與利用圖書館的經驗,並提出許多寶貴的建議。

探索圖書館發現新大陸

clip_image002高老師在博士班時期的研究主題為愛爾蘭文學典律的形成,因此必須檢閱大量的歷史文獻及未出版的會議紀錄等等。在英國念書時,老師曾前往英國、愛爾蘭、美國等地的大學圖書館,因為即使是同樣的主題,不同圖書館的典藏都會有其獨特的方向或類型,進而發現不同的歷史證據。印象最深的是找尋各年分愛爾蘭大學與入學考試的考卷,這些考卷經整理裝訂後,放在圖書館不見天日的角落。另外也為了找尋過期報紙,搭車到遙遠的大英圖書館分館,所幸這些圖書館的館員都極有耐心,即使資料古舊佈滿灰塵,仍盡可能滿足讀者的需求。

雖然取得這些研究資料相當辛苦,老師認為對於研究者來說是必要的,必須要有第一手歷史資料,才能豐富研究的內涵。老師感佩圖書館持續數十年有計畫地整理資料,並為了資料的完整和完善不遺餘力,尤其是依據主題裝訂且註記清楚的剪報,得以協助學者們進行研究。另外在找尋資料的過程中,無意間在書架上發現未曾想到的資料,進而引發研究靈感,也是研究者的樂趣。

運用書目管理軟體很重要

在研究過程中,除圖書資料外,老師也常用人文領域相關的資料庫,其中最常用的是MLA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老師認為本校圖書館典藏資源已經相當豐富,只是有些研究需不少歐陸資料,臺大圖書館的蒐藏仍稍嫌不足,期待日後能增添相關資料庫。
面對龐大的資料量,老師認為搭配書目管理軟體整理運用才能事半功倍,目前使用的是以前求學時代慣用的Biblioscape(可與Endnote轉換使用)。藉此老師也建議圖書館可以主動與系所聯繫,固定於每學年安排至系所講授Endnote相關課程,如此對於研究生裨益甚大。

圖書館是文明保存的重鎮

Google盛行使得許多人找尋資料都在網路上完成。老師認為網路上的資料並不很完整,尤其是專業方面的知識。許多資料仍因著作權等問題無法完全上網。而圖書館除有形的紙本資料,購入的電子資料庫省下書架空間之外,無形中也將領域更為擴大。但老師也認為,紙本及電子資料必須皆持續發展,不可偏廢任一方。如果人類文明完全倚靠網路,若電力中斷,則損失難以估計。老師認為:圖書館的價值在於保存知識,是人類文明的重鎮」

愛上圖書館人人有責

因為網路方便,因此實際到圖書館找資料的讀者變少。老師認為激發同學的好奇,除館員舉辦活動推廣之外,老師們應該以課堂作業方式,出些題目讓同學到圖書館找答案。如老師先前說的,許多網路上的資料只是表層的陳述「知識的追求不能只看到片段,需要花功夫找尋。文明的進步存在於知識的累積,而每段研究都對於知識有所貢獻,研究者也樂在其中」到圖書館除了可找到較完整的資料外,在找尋資料的過程又會被其他相關資料激發創意,而找尋資料的過程也強化研究的能力。解決難題,除了有成就感,也可以從中了解主題的淵源及發展。
訪談中老師推薦了三本書:

1.

clip_image004

《被遺忘的華爾滋》 The Forgotten Waltz
此書為曼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得主安瑞特(Anne Enright)所著,是一本富有哲學性思辨,描寫男女情慾的小說。老師認為作家筆觸特別尖銳批判,保持理性的距離,卻又包含了人性的溫暖。作家擅長描寫人遇到的困境(包括感情、工作、家庭等等)以及無法避免的人生課題,讓人省視自己與社會。小說情境設定在愛爾蘭,但故事主人翁所經歷的狀況卻是普世性的。主人翁經歷全球化對個人的影響與限制,也必須在面對種種政治社會經濟劇變時做出抉擇。然而人的情慾不會因社會變化而改變,只有對自己誠實與不誠實的差別。作者以女性觀點論述家庭跟婚姻關係,特別從女性外遇的禁忌角度出發。與其他關於兩性外遇的文學作品相較,比方美國小說家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紅字》(The Scarlet Letter, 1850)、法國作家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的《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 1857)。安瑞特的作品可說是女性情慾經驗書寫的延伸,但結局更趨向兩性平權,而非對女性的譴責與污名化。 ※此書即將由書林出版社發行中文版。

2.

clip_image006

《阿Q正傳》 The true story of Ah Q
本書作者為魯迅,老師非常推薦這部中文作品。小說篇幅不長,內容雖然設定為清朝時期的中國人,但其實討論的課題同樣具普世性,描寫阿Q仗著「精神勝利法」而自欺欺人,書中角色具有各種人性弱/缺點,但無人願意承認,令人分外覺得可笑。這本書之所以能歷久彌新,在於阿Q時時刻刻存在我們的周圍,是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老師亦解釋阿Q的「Q」可以是question的意思(但從字形上也看似一條辮子),表示裡面的人物都是questionable的。為了虛榮,大家在偽裝中生存。作者透過阿Q,將這樣的心態具象化。讀完此書,或可讓人從「精神勝利法」解脫,更誠實的面對自我,而非隨波逐流。

3.

clip_image008

《Culture and anarchy in Ireland, 1890-1939》
老師認為此書可以作為研究當代愛爾蘭文學文化一本很好的歷史回顧書籍,尤其作者F.S.L. Lyons從歷史修正主義(historical revisionism)角度出發,帶領讀者反思影響歷史詮釋的種種因素。老師認為對研究愛爾蘭文學史非常有幫助,但因書籍已經絕版,故將此書捐出供圖書館典藏。

訪談最後詢問老師對於日後圖書館空間的想法,老師認為圖書館應提供安靜的場域供大家閱讀,因此若有空間,應多設閱覽席位讓讀者使用,並且貼心依讀者需求規劃;另研究小間的增設與管理亦不可或缺。非常感謝老師與我們分享許多想法,也再度提醒圖書館應肩負的使命與任務。

by Yi-hsun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