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奪性期刊」實際案例破解-2
最近更新日期:2024年5月27日
◎前情提要:本校老師收到出版社邀稿,心生疑竇,因此詢問圖書館員:此期刊是否適合投稿?以下逐步抽絲剝繭。
疑點1:頻頻催促邀稿
殷切熱情的邀稿,除了來信兩次,還邀請研究者在線上即時面談討論。
疑點2:強調過往合作對象,拉近距離
對方在信中提到曾與台大、師大、中央、成功、交通等大學的研究者合作,訴求交情匪淺,拉近彼此距離,但這些事情不易查證。
疑點3:強調本刊文章也被某某資料庫收錄,條列出且附上連結
注意!看到此類連結,應利用工具檢查,而非直接點選所給的連結!
對方說此期刊會收錄在 IngentaConnect 資料庫,雖然確實查到相同名稱、出版社的期刊,但在 DOAJ 等期刊名錄網站查無 ISSN,令人存疑。我們在臺大圖書館SLIM系統搜尋到相同刊名的期刊,但 ISSN 不同,且 JCR、Scopus 資料庫都查不到此期刊。
疑點4:確認是否為OA期刊
承上點,雖然此刊有收錄在 IngentaConnect 資料庫,但實際進入 DOAJ 資料庫,以期刊的名稱、兩組 ISSN、出版社查詢,並無此期刊。
由於 DOAJ 資料庫是收錄具有同儕審閱 (Peer-Reviewed) 的OA期刊,所以,我們改從全球性期刊書目資料庫 Ulrichsweb 搜尋該ISSN,也是查無資料。
查證的過程中,請勿直接點選信中所提供的連結或附加檔案,一來是資安考量,以防中毒、電腦遭駭客入侵,二來是必須使用學術工具,即使信中所提供的「期刊官方網站」,也應自行嘗試從Google搜尋、輔以相關專業學會的網站查證,確認是否可直接指引到該網站,並檢視網站內容。如果刊名相似無法判斷時,可查詢國際標準期刊號(ISSN),方可準確指向單一期刊。
看完上述分析,您是否也會判斷了呢?其他查證方法請見此、更多案例請見此。
💡 此文章案例為指引參考性質,請研究者仍應謹慎判斷及評估後自行決定投稿與否。若本校師生有任何疑問,歡迎與學科館員聯繫,我們會為您提供進一步服務,謝謝。
😯 不小心投稿到掠奪性期刊或研討會,怎麼辦?
請參考: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之「留意掠奪性期刊及會議」議題教材包、中央研究院之「學術倫理─掠奪性期刊與會議」專區。
作者:學科服務組
本文更新歷程:2019/2/23、2019/3/28、2024/5/27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