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講堂] 從知識理論到實踐場域—To Be a Knowledge Maker系列講座:王櫻芬教授講座紀實

Master講堂「從知識理論到實踐場域—To Be a Knowledge Maker」系列講座,2021年4月27日邀請音樂學研究所王櫻芬老師講授「探索日治臺灣聲音文化──臺大圖書館相關資料庫簡介」。當日講座78轉唱片收藏家徐登芳醫師也特別撥冗蒞臨,並應王老師的請求,帶來珍貴收藏的留聲機和蟲膠唱片現場播放,讓講座更為生動。

什麼是聲音文化?

老師開門見山地以其主導之「臺灣日日新報聲音文化資料庫」命名說起。為何要以「聲音文化」做為資料庫的命名?首先,狹義來說,聲音文化是指「製造出聲音媒體(如唱片、廣播、有聲電影)的文化脈絡,以及聲音媒體反過來所創造的文化脈絡」。廣義來說,聲音文化還包含個人和常民生活中等所有與音樂聲響相關的活動,因此最終決議使用「聲音文化」一詞。

日治時期的臺灣聲音文化

日治時期臺灣開始引進西洋音樂、日本音樂,透過教會的傳播、軍樂隊及學校唱歌教育,多種類型音樂逐漸傳播開來。新的聲音媒體也嶄露頭角,如唱片、廣播等。以往只能在劇場或廟會聽得到演奏,自此透過錄音科技,音樂融入了日常生活,逐漸改變了原先「音樂」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此外,臺灣音樂戲曲也漸因商業繁榮與社會的安定而蓬勃發展。

臺灣音樂史研究的發展歷程

戰後約1950、60年代,報章雜誌開始介紹日治時期的音樂生活,如《臺北文物》在1955年出版了「音樂舞蹈運動專號」,日治時期音樂舞蹈重要人士撰寫的文章和參加的座談會紀錄。1970年代有林二簡上仁兩位老師,於聯合報上連載作曲與作詞家的訪談。1980年代陸續有多位研究者撰寫論文研究,使用的文獻多為戰後初期前輩留下的文字紀錄。1987年解嚴之後,臺灣史研究逐漸變為顯學,地方音樂發展史調查興起;直至1991年,許常惠老師出版了臺灣第一本關於音樂史的書籍《臺灣音樂史初稿》。

 

然而,臺灣音樂史歷經長時間的發展,仍有許多研究困境,如語言的障礙(多為日文文獻)、缺乏臺灣史背景知識、過度倚賴口述歷史與訪談、過度強調個別音樂家而忽略常民音樂生活等。

臺灣音樂史研究的轉捩點

2000年後新史料出土,為臺灣音樂史研究開拓新局。

  • 78轉唱片:1990年代唱片收藏家開始收集蟲膠唱片。2000年代音樂學界開始重視臺灣歷史的聲音,如:臺灣戲曲唱片、臺灣歌仔戲、臺語流行歌等,更讓社會大眾有機會接觸到這些聲音。
  • 田野錄音:王老師於2008年出版《聽見殖民地》、《戰時臺灣的聲音》,重新建構黑澤隆朝1943在臺灣進行調查的過程,並復刻再現為CD。
  • 日記的出版:由中研院臺史所主導的研究計畫,陸續將2000年後的重要日記出版,並於2009年典藏為臺灣日記知識庫網站。對於研究者而言,日記完整記載了日常中,關於唱片、廣播、電影、戲曲、戲劇、舞蹈等各類活動,有利於深入研究。
  • 報紙資料庫:將歷史文字進行結構化分析並製作詮釋資料,以利更多人運用。如: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大鐸版)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漢珍版)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

 

但事實上,資料庫關鍵字的建立並不詳盡,能運用的資料有限,老師觀察到其他人文藝術領域,已有學者在進行日日新報的資料整理,此亦啟發了王老師想要建置日日新報的聲音文化資料庫。

臺灣日日新報聲音文化資料庫

臺灣日日新報是日治時期臺灣發行量最大且歷時最久的報紙,記錄了日治時期臺灣的常民生活。王老師表示,建構「聲音資料庫」的夢想其實從2000年就開始了,不過正式規劃是2008年,後續逐步完成明治期、大正期與昭和期。透過不斷校對修訂,介面也持續優化修改,終於在2020年正式推出。

該資料庫的收錄原則是,取材任何有出現音樂聲響的報導,包含表演藝術(音樂、舞蹈、戲劇)、大眾媒體(唱片、廣播、電影)、傳統活動(儀式、典禮、節慶),涵蓋了與文化息息相關的常民生活。王老師分享,報紙的內容在關鍵字擷取部分盡可能詳細,詞彙的擴展也十分重要,如同義詞的聚集、地名的階層呈現,都會影響使用者在檢索資料庫時,所獲取的資料量及準確性。

老師亦細數建置期間碰到的困難,因報紙內容需逐字逐頁閱讀,極為耗神,再加上報紙模糊、缺頁導致閱讀不易。在理解內容上,因用詞與現代不同,建置者需同時具備日文能力與音樂知識,方能正確解讀,汲取關鍵字。不過在整理的過程中,老師發現臺灣日日新報的侷限,第一仍為語言限制,日文內容對臺灣研究者而言仍有鴻溝,第二針對廣播的部分,邦樂和洋樂是主流,臺灣音樂只佔一小部分,可見得臺灣音樂人甚少留下文字資料,要完全透過日日新報研究臺灣音樂史,尚需歷史錄音資料的輔助。

78轉唱片數位化資料庫

由於報紙資料庫仍有其限制,錄音資料的重要性就愈被彰顯。該資料庫建置源自於2009年國科會計畫,與臺大圖書館多媒體中心合作,從東南亞採購了許多南管的78轉唱片,採購林良哲收藏之部分臺灣唱片,並開始進行數位化。2012年由多媒體中心接手,與收藏家(林良哲、徐登芳)合作,將唱片大規模地建置詮釋資料與校對,2017年初版正式上線。

圖書館典藏78轉唱片,主要標的以「唱片」為主,同時包含圓標、聲音檔及歌單。所謂圓標,是唱片中間的片心,上頭會印曲名、演唱者、唱片或錄音編號等,是重要的研究資料來源。綜觀臺灣現有的典藏庫,臺大圖書館的78轉唱片數位化資料庫是臺灣唱片工業的寶庫,不僅存量最大,且涵蓋各種樂種,橫跨各個地理範圍,實為珍貴的特藏資源。

 

留聲曲盤中的臺灣

王老師最後特別介紹徐登芳醫師剛出版的鉅著《留聲曲盤中的臺灣》。該書內容可大致分為幾個部分:臺灣唱片工業、臺語流行歌的產生、電影與流行歌的關係、翻唱歌曲,最後還附加幾個議題,如唱片中被記錄的民俗、原住民音樂、清代國歌、江文也等。徐醫師的新書結合唱片、報紙、廣播、珍貴史料和收藏家的經驗,經過詳細比對,提出許多細膩觀察及有待研究的問題,指出日本、中國、臺灣、東南亞唱片工業之間的密切關係,是一本了解日治臺灣聲音文化極為重要的研究專書。由於本校的78轉唱片資料庫有將近三分之二來自徐醫師的收藏,因此此書也是幫助我們善用此資料庫和發揮其價值的重要寶典。

 

總結

臺灣日日新報聲音文化資料庫78轉唱片數位化資料庫,再加上徐登芳醫師剛出版的專書《留聲曲盤中的臺灣》,將「日治臺灣聲音文化」的研究帶入新的紀元。藉由這些研究資源,我們可以改寫過往的錯誤,補足過去音樂史的空白,將臺灣置於世界史的脈絡中凸顯臺灣位於東亞和東南亞之間的樞紐位置,並從聲音文化的角度重新認識日治臺灣。

演講結束後,徐醫師現場播放留聲機,讓與會者皆一飽眼福與耳福。

 

by Siao-Yu Su

 

延伸閱讀:臺灣日日新報有三個資料庫平台,有什麼差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