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Web of Science如何深度解析參考文獻的引用方式

引文索引資料庫是蒐集學術期刊文獻的工具之一,可以藉由引用關係的網絡找到許多參考文獻。但面對彈指之間找到可觀的文獻群,要如何篩選出值得優先參閱的文章,或如何找到引用這篇研究方法的其他文獻呢?Web of Science (WOS) 因應這樣的需求,推出「被引參考文獻深度分析」 (Enriched Cited References) 及「依照分類引用項目」(Citing Items by Classification),以下進一步說明。

WOS 將符合科學文章結構且可視覺化分析的文獻加以解析,並以視覺化呈現。

視覺化呈現圖的X軸代表參考文獻出現的文章段落,Y軸則是作者引用該文獻的目的。每個圓點代表一次引用,由落點就可知道出現的文章段落及引用的方式。

 

如何看一篇文章的「被引參考文獻深度分析」(Enriched Cited References)

例如這篇文章共引用前人的42篇參考文獻, 「被引參考文獻深度分析」是針對這群文獻所做的解析。可直接點選跳到分析圖。

滑鼠停在特定圓點,就會顯示參考文獻題名,可檢視內文提及次數,顯示單筆參考文獻出現的段落及引用目的。

 

如何看一篇文章的引用文獻「依照分類引用項目」(Citing Items by Classification)

換個角度,若想知道後人如何引用這篇文章,請看「依照分類引用項目」,此處顯示背景類的引用有12筆。

可點選分析數字12,將顯示這12筆文獻清單、出現的章節及引用方式。

此外,有了這樣的資訊,檢索結果就能篩選具有「被引參考文獻深度分析」的文章,也可以選擇「引用文獻分類」進行排序。

 

【相關影片】

 

【延伸閱讀】Web of Science 完整教學懶人包

 

by Ya-tzu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