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WOS

讓學術影響力視覺化的「作者影響力光束圖(Author Impact Beamplot)」

任何的學術評鑑方法都有可議之處無法全然公平,對於評估學者個人學術影響力的方法而言更是如此。不斷有許多描述與度量的方法陸續被提出,期望能對學者的學術成就與其影響力有更全面性的勾勒,進而能消弭學科之間的差異性,在更為公允客觀的學術緯度之間將不同學科範疇的學者們加以比較。Web of Science(簡稱WOS)2022年的改版增加「作者影響力光束圖(Author Impact Beamplot)」,將數據透過正規化與百分位標示方式,讓不同學科領域的著作有相近的比較基礎,也讓數據以圖像化型式更清晰具像的呈現學者學術影響力。

繼續閱讀

如何在Web of Science 查找特定作者的文章?

在 Web of Science資料庫(以下簡稱 WOS)中查詢特定作者的文章,可從「文獻」或「作者」頁籤進行。兩者查找結果不同,說明如下:

  • 「文獻」頁籤: 查詢欄位為「作者」,查找結果為文獻
  • 「作者」頁籤: 查詢欄位有二,分別為「姓名檢索」與「作者識別碼」,查找結果是作者記錄,選擇所需的作者記錄後,再查看文獻。

繼續閱讀

查詢台灣發表的文章中有國際合著的篇數─以Web of Science為例

先前部落格已有相關文章介紹如何用WoS查詢作者國際合著的國家數量與分布,但從這個角度切入,僅能呈現「合作的國家數量」以及「各國發表文章數的差異」,若是要查詢台灣發表的文章中,是國際合著的篇數共有幾篇,則有不同的查詢方式。

繼續閱讀

Web of Science的儲存檢索(Saved Searches)及建立追蹤(Create Alert)功能

用資料庫查找資料時,總會經歷一番繁複的檢索歷程,當下一次進入資料庫時,又遺忘前次精準的檢索步驟,不知大家是否懂得運用儲存檢索(Saved Searches)及建立追蹤(Create Alert)的功能呢?此功能可一秒神還原前次的檢索歷程,節省多餘的檢索時間。此篇將介紹如何善用Web of Science(簡稱WoS)的這項功能。

繼續閱讀

如何確認期刊被SCIE、SSCI收錄

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與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有嚴謹的期刊收錄標準,期刊若能被其所收錄代表具有一定程度的學術品質,因此長年以來,發表學術文章的期刊,是否被SCIE、SSCI收錄且其學科領域排名情形,往往被大學院校、學術機構或政府單位採用為學術評鑑的標準。有些大學研究所畢業條件中,規定必須投稿並刊出於高水準期刊,而這些高水準期刊往往是指SCIE、SSCI所收錄並排名於學科領域前一定百分比的期刊。諸此情形,確認期刊是否被SCIE、SSCI所收錄甚為重要。

繼續閱讀

查詢作者國際合著的國家數量與分布─以Web of Science為例

國際合著是現今學術研究的趨勢之一,透過分析國際合著的國家數量與分布,可了解與國際接軌的程度,推動學術研究走向世界,也提升學術能見度。想知道作者與哪些國家有密切聯繫嗎?運用Web of Science(簡稱WoS)可幫助您一探究竟。

繼續閱讀

ESI 查詢實例:如何查詢 Highly Cited Papers 或 Hot Papers?

有關 ESI 的基本介紹請參考「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ESI) 頂尖學術指標查詢」。

ESI 以 SCIE、SSCI 為基礎,篩選出各領域中,過去 10 年間被引用次數排名前 1% 的文章為「Highly Cited Papers」;以及過去 2 年間,被引用次數排名前 0.1% 的文章為「Hot Papers」。

由於 ESI 自 2016 年改版後,未再提供「Highly Cited Papers」與「Hot Papers」的檢索功能,因此若您有下列的檢索需求,建議至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資料庫 (以下簡稱 WOS )中查詢:

  • 以關鍵字查詢有哪些「Highly Cited Papers」或「Hot Papers」
  • 確認某篇文章是否為「Highly Cited Papers」或「Hot Papers」
  • 查詢某機構有哪些「Highly Cited Papers」或「Hot Papers」
    (此需求也可透過 ESI 查詢,請參考這篇文章)
繼續閱讀

資料庫期刊篩選與評估申請

flow

期刊是當今學術傳播極為重要的一環,不論是檢視學科領域中已有之研究成果、或是了解學科主題研究現況以及掌握未來發展趨勢,期刊是相當重要的資訊來源。然而期刊雖是重要的學術傳播來源,但若未能被重要的資料庫所收錄以提供檢索點及加值服務,則期刊本身沒有更高的能見度,所收錄文章更難以被廣泛閱讀與引用,無法發揮應有的學術影響力,因此許多期刊發行者皆希望所出版的期刊能被知名的資料庫所收錄。期刊通過資料庫嚴謹的篩選與評估標準而被收錄,代表著學術價值被肯定,不僅可提高期刊聲譽,更可以吸引更多優質文章的投稿,讓期刊的學術價值有加乘效果。

繼續閱讀

「與知識交會的火花」-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何傳愷老師專訪

初寒乍暖的10月下旬,我們前往生科館拜訪生態演化所的何傳愷老師,很感謝老師在繁忙的開學期間,還特別抽空接受館員的訪談。訪談開始,老師談到圖書館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認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裏,圖書館也被賦予著不同的意義。老師回憶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