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講堂「研究自由選,投稿輕鬆點」系列講座:康敦彥教授講座紀實
2023年Master 講堂「研究自由選,投稿輕鬆點」系列講座於5月16日邀請化學工程系康敦彥教授就「明天就投稿!深度解析你與論文發表的距離」為題,分享自身投稿的經驗。
首先康老師點出研究生在做完實驗研究,同時已經取得一些數據成果時,為何不能將研究成果數據整理,進而奮筆疾書發表學術論文的原因,其中包括:研究生可能覺得數據不夠好、自身在時間上的拖延、或是糾結在想以科學改變世界的理想和現實中的落差。康老師以自身寫作經驗,鼓勵研究生不要想太多,取得務實版的數據並整理成圖後,就可以開始動手寫論文,透過每日寫一頁,再修正或補齊所缺漏的數據,最後就能完成論文,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
康老師同時以自身熟悉的材料科學領域為例,說明什麼是務實性的數據。取得務實性的數據後,如何開始動手起筆寫論文,康老師提出四個寫論文的步驟如下:
- 投稿步驟1:畫圖
科學論文講求數據呈現,若能將數據整理進而畫成圖,就可讓數據來說話,並可根據圖中缺少的 data來進行後續實驗。
- 投稿步驟2:寫文字
科學論文有固定格式,包含摘要(Abstract)、簡介(Introduction)、方法(Method)、結果與討論(Results and Discussion)、結論(Conclusions)。康老師提供幾項寫作心法:
- 不需要照順序書寫。
- 運用英文輔助工具如grammarly (本校雙語教育中心提供此項軟體服務)、ChatGPT 等。
- 養成每天寫1頁A4文字的習慣。段落間隔若以double space,1頁A4文字大概有400 words。科學論文不含參考文獻約略是15-20頁,慢慢的積少成多,論文就逐漸成形。
- 先從方法(Method)這個段落著手動筆。可邀請學弟妹依照所寫的內容複製實驗步驟,就可發現所寫的文字內容,是否不夠清楚而須再修正文字。
- 其次是撰寫結果與討論(Results and Discussion)這個部分。可邀請隔壁實驗室的同伴來看文字內容,了解自身文字是否有明白正確傳達所發現的實驗結果。
- 再來是撰寫簡介(Introduction)這個部分。可以考量不同參數在不同應用層面上的表現,以具有脈絡性的方式來撰寫簡介文字。
- 最後是撰寫結論(Conclusions)與摘要(Abstract)。摘要可說是簡介(Introduction)加上結論(Conclusions)的精簡版文字,須好好撰寫,就能扼要陳述一篇論文的研究重點與結果。
- 投稿步驟3:選擇投稿期刊
選擇投稿期刊通常是跟著老師來決定的。但可使用的工具如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的期刊排名資訊,也可以查看出版社網頁對於期刊投稿率與接受率的說明。
- 投稿步驟4:After Submission
投稿後的審核意見,盡量以不帶情緒的文字回覆審稿者。若有多位審稿者要求多項補做實驗數據的需求時,應盡量從中找出共通性,讓補做實驗數據可以同時回覆說明不同審核者的意見。
最後,演講的Q&A時間,同學們發問的十分踴躍,其中包含很實用問題如:要以圖還是表來呈現? 圖和文字的比例、撰寫結果與討論(Results and Discussion)時,是要分開寫,還是一邊寫? 換刊投稿時文章格式編排經驗等,對於這些問題,康老師都盡可能的回覆,最後互動時間,可說是欲罷不能,相信對於現正忙著要撰寫論文的同學而言將會收穫滿滿。
※延伸閱讀:「Master講堂」其他場次報導文章。
By 李明錦 (Ming-Ching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