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學術之海,明確辨認您的所在--ORCID個人學術貢獻獨一無二的數位辨識碼
在查詢資料時,您是否經常對於同名同姓、或是全名與縮寫姓名不易判斷為同一作者的情形感到相當困擾?面對著眾多的著作與學術研究成果,不僅僅是資料查詢者,就連作者本人來說,對於姓名有辨識上混淆不清的問題一直存在且深以為擾。
藉由姓名辨識身分產生區分不易的情形有很多,諸如同名同姓的問題,結婚或其他因素造成姓氏或名字的更改,不同語文的姓名著錄,字碼或字體差異以及英文名字全稱與縮寫容易產生混淆等等。但是如果各個作者可以藉由一個如同身分證字號的唯一辨識碼來代表,就可以克服這些困擾,並且可以在眾多網路資源與不同社群間,更正確地鏈結作者的各種型式著作與學術研究成果,完整呈現其學術貢獻與成就。ORCID就在這樣的辨識需求下應運而生,提供全球各地作者一個獨一無二的數位辨識碼,除了有助於辨識更可以自動連結作者各種形式的學術貢獻,在浩瀚的學術之海中,明確標示與辨認各個作者的所在。
ORCID是一個開放式的非營利組織,主要有兩個核心功能:一是提供世界各地作者獨一無二的數位辨識碼,其二是提供會員導入ORCID ID的辨識功能,進行不同系統之間資料的匯入匯岀、連結等利用。ORCID對於個人的服務是開放且免費,世界各地作者透過上網即可申請個人的ORCID ID辨識碼,建置個人學術資料與其他辨識碼,同時享有隱私權,可自由設定個人資料公開與否;ORCID對於參與會員,亦是開放全球各地機構組織與出版商自由加入,但必須繳交不同年費成為會員,以使用其所提供不同層次的服務,諸如使用所提供系統界接的API來進行系統之間資料的滙入滙出與更新,或使用相關統計報表等等權利。截至2013年11月中旬已有373,595個ORCID ID註冊成功,並有許多知名大學、機構組織與大型出版商成為ORCID會員,相繼展開不同程度的利用。這些會員依其性質列舉如下:(會員名單詳見ORCID會員)
會員列舉
大學 | Boston University, Cornell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等 |
研究機構、專業組織 |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ACM), IEE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等 |
出版商 | EBSCO, Elsevier, Faculty of 1000 Prime ,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Thomson Reuters , Springer, Wiley-Blackwell等 |
新興網路學術書目計量機構 | Altmetric, ImpactStory等 |
圖書館與相關組織 | British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tional Sciences Library(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OCLC等 |
不論是對於作者個人,或是對於大學院校、研究機構、贊助單位、圖書館或出版者而言,使用ORCID的益處甚多,但是這些益處卻非一蹴可幾,ORCID ID需要被廣為應用才能發揮實質功效。而甫自2012年創立的ORCID也並非全然完美,無可諱言地存在著一些令人有所疑慮之處。以下羅列各方所提益處、疑慮與建議提供參考:ORCID提供作者一組16位數的ORCID ID辨識碼,並以URI方式(http://orcid.org/(ORCID ID))呈現個人學術資訊紀錄,例如:0000-0003-4422-5490為ORCID ID辨識碼,http://orcid.org/0000-0003-4422-5490則為個人所登錄的學術資訊紀錄位址。作者可以連結ORCID紀錄到CrossRef、Researcher ID、Scopus Author ID等其他辨識碼。Web of Science檢索平台已提供「作者識別碼」欄位,來使用ORCID ID的查詢。Scopus資料庫亦已提供簡易軟體,幫助作者將Scopus資料滙至ORCID紀錄,而其Author ID紀錄日後也會自動載入來自ORCID著錄的資訊;在ORC ID中著錄的Scopus Author ID,只要點選該Author ID即會連結至Scopus Author ID紀錄顯示作者相關資訊。
使用ORCID的優點 | |
對象 | 優點 |
學者、作者、學生 |
|
大學院校 |
|
研究機構、贊助單位 |
|
圖書館 |
|
出版者(一次與二次文獻) |
|
對ORCID的疑慮與建議 | |||
1. ORCID ID的長度太長不易記憶。 | |||
2. 太容易宣稱誰就是誰,恐有偽造身份與學術造假問題,該如何去更正? | |||
3. 應提供健全的機制,以避免非故意情況下所造成個人多重ORCID ID問題。 | |||
4. 對ORCID的永續經營有疑慮。 | |||
5. 對ORCID的系統安全系有疑慮,如何避免天災或是人禍問題(例如政治因素等安全性問題)造成資料的毀損。是否可在各地建置備份機制。 | |||
6. 對於已故的作者或是無法上網申請ORCID ID的作者補全救問題。 |
要讓ORCID真正發揮作者辨識功能,並能匯聚作者各種不同型式的智慧成果以呈現完整的學術貢獻與成就,對應ORCID的核心功能,必須完備兩個使用構面。一是作者必須申請ORCID ID,並在其作品中加以宣告;其二是機構團體與出版者,願意將ORCID ID的使用機制導入所使用系統中並加以利用。此二使用構面愈完備,ORCID就更能發揮其功能,在日益爆增的著作與學術成果中精確辨識各個作者,以明確標示其學術研究產出與貢獻。但若是ORCID的推廣與使用不夠普及,無法完備使此二使用構面,ORCID ID恐將只是一組比姓名更難以辨識的數字而已。
ORCID於2012年開始提供全球作者不限國籍地域、跨越不同出版者與資料庫的獨一無二身分辨識碼功能,許多重要機構組織與大型出版商已相繼認同並紛紛導入ORCID ID的使用機制,新興的網路學術書目計量機構也將ORCID ID納入辨識蒐羅的要項之中,以正確掌握並呈現不同於傳統引用次數計算的學術貢獻成就。目前ORCID被支持與運用的情形有如風起雲湧般,在許多參與會員與諸多學者的積極參與鼓舞下,儼然成為學術界的一股運動與風潮。就態勢所趨與長遠考量下,ORCID ID確實能在網路資源風行與學術成果大量產出的盛況下,扮演精確辨認的區分與聚集的功能。在此呼籲校內教職員工生儘早上網ORCID網站,申請屬於自己的學術貢獻識別碼與著錄個人學術資訊,並建議在個人著作、網路發表、個人網頁或電子郵件簽名檔等加註專屬於自己ORCID ID,以便讓自己的學術貢獻與成就,可以在茫茫浩瀚學術之海中,更容易被發現與正確計量。
參考資料:
1. 申請ORCID:圖書館鼓勵研究研究人員註冊取得新身分編碼
2. Library Watch: ORCID-學術研究共享未來趨勢
3. Feeding an ORCID: Libraries encourage researchers to register for the new identifier
4. Open Researcher & Contributor ID (ORCID): Solving the name ambiguity problem
5. ORCID
6. ORCID iDs: Optimizing research discoverability
7. Use cases and views on the future of ORCID in UK Higher Education
–
本文亦刊載於《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館訊》新164期(電子版110期)2013.12.15
http://www.lib.ntu.edu.tw/General/publication/Newsletter/newsletter164.htm
by 洪翠錨
【應用實例影片】
請問台大學術庫Academic Hub跟ORCID有關嗎?
ORCID提供作者一組16位數的ORCID ID辨識碼,作為學術身分證,投稿的時候會用到。有這組ID,臺灣大學學術庫(Academic Hub)可以迅速找到老師的著作並且匯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