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講堂]「小孩子才做選擇!研究創新與投稿應用我都要」系列講座:吳嘉苓教授講座紀實

Master講堂「小孩子才做選擇!研究創新與投稿應用我都要系列講座,2022年4月26日邀請社會學系吳嘉苓教授演講。吳老師以「性別化創新:連結知識研發與社會改革的五道工法」為題,以實際研究案例分享「性別化創新」在促進研發上的重要性,進一步創新知識,並使科技與科學的發展更適合生活與社會所需。

性別化創新」(gendered innovation)最早由史丹佛大學科學史教授Londa Schiebinger提出,是21世紀國際科學社群與科技政策倚重的取向。歐盟執行委員會在2020年所發布的政策報告,強調納入性別的研究取向有助精進研發;此外,國內科技部也有推動相關措施。到底性別議題對科技與科學研究有甚麼影響呢?又該如何做到「性別化創新」?本次講座以性別平權背景闡述、揭露研究上的性別盲點出發,提出五道進行「性別化創新」改革的工法。


促進性別平權的背景闡述
在科技研究領域一向倡導「性別平權」的重要性,例如研究領域的性別比例,是否理工領域以男性為主、護理人員以女性居多,進而影響公共政策的擬定與經費分配。但是在「性別化創新」裡則認為需要從「知識」本身開始做調整,以性別(甚至種族)的角度分析科技研究進而創造新知識。

那要怎麼創造新知識呢?歷史學研究曾經有過一個有趣的案例:為什麼生物分類學家林奈會將人類歸於哺乳類呢?Londa Schiebinger探究這段命名歷史的過程中,發現林奈不選擇以有毛、有耳洞等特徵來命名,是想藉此批判中上階級聘請奶媽哺育,母親不親自哺乳的現象與立場。透過女性主義觀點的歷史研究,挖掘出科學史上的新觀點與詮釋。

累積已久的議程:揭露性別盲點
性別化創性並非只注重女性權益,而是注重研究中可能產生的性別盲點。例如刻板印象中認為女性罹患骨質疏鬆機率較高,但實際上男性罹病後的死亡率更高,若僅偏重於女性的實驗研究,則可能造成男性在此疾病的預防與治療被忽略。

刊登在主流期刊的文章,也曾探討過實驗用動物的性別偏誤,使臨床試驗對象要能反映母群體的觀點受到重視,進而讓實驗設計中公母鼠比例成為一個新的議程。以新的議程、注重性別的研究方法,產生沒有性別偏見的知識。

新議程:「性別化創新」改革
那要如何落實性別化創新呢?講者以身為社會學研究者所得到的啟發以及綜合各國案例,提出五道工法:

工法一:評估現有知識與科技的性別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曾調查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AI人工智慧語音助理,其性別設定的相關議題。不可否認,早期數位助理多以女性角色為主,除了反映、複製與傳播性別偏見:「女性是順從的」之外,也可能讓孩童習於把女性做為助理,習慣要求女性聲音的情緒勞動。

工法二:設想研究的優先順序
研究術語「該做而未做的研究(Undone Science)」,是指關注研究中的特定族群或性別、母群體中容易被忽略的少數,從質疑現有標準開始檢視研究的優先順序,例如從性別觀點思考為什麼要做這項研究?決定哪些事情需要被研究?當中是否會有偏見?誰會從這項研究中受惠?誰會被忽略?以2002年富豪汽車所做的汽車碰撞試驗為例,即考量到不同懷孕周期的女性駕駛,而模擬生成了試驗假人Linda(原只有試驗假人男性角色Sam)。

工法三:重新設想核心概念與性別的關係
實驗設計上若產生抽樣偏誤,是否可以修正?例如從社會學研究角度發現生殖研究、少子化的孕產政策經常只著重於女性;即使在注重家庭價值的南歐國家也有生育率低落的現象,若將探究因素納入男性角色則會發現,在男性養家活口的刻板社會期待下,當勞動力市場不利於男性時,就可能是導致無法成家生育的主因。此外,在「性別化創新」的啟發之下,陪產課程與生產教育都應將男性納入。

工法四:分析生理性別(Sex)與社會性別(Gender)如何互動
社會研究分析上要注意分析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之間相互的影響,以及與其他社會因素(如:年齡、階級與族群)之間的關聯。其中最經典的研究案例是1966-1992臺灣RCA工廠汙染事件,研究發現男性工人的病因容易被確認,但女性工人則否。透過陽明交通大學林宜平老師的性別化創新實踐案例,將女性工人從事家務的態樣、家務對家人健康的影響、以及因婚配移居的狀況納入考量,修正了研究設計與抽樣的偏誤,使得女性工人的罹病因果得以被確認。

工法五:重視各方洞見
使用者與設計者之間是否會有很大的鴻溝呢?例如日本政府在311福島核災後開始注重公共場所的輻射檢測,但民眾所關心的場域則有所不同,例如母親更關心日常育兒相關場所,如:公園的沙坑、學校等等,促使當地母親化身公民科學家,甚至提出政策主張。

建立真實的烏托邦
當現有的科技與研發都已有基本或是卓越的貢獻,但還有一些盲點時就可以透過這五道工法持續改善。這之中也包含與民間社運團體合作的方式,目的是為了找出洞見,建立更好的社會。當研究能累積與貢獻出新的知識,科技能回應社會需求,對企業、產業來說,也能創造更好的產品與新穎的想法,取得商機,建立真實世界的烏托邦。

近年來的學術研究也提倡「負責任的創新」,透過增加社會素養、反思過去準則、接納多元,提出不同的看法。勿將這些看法視作麻煩,而是改革與創新的機會,積極回應讓科學有新的做法!

 

觀看演講錄影

 

 

by Ying-Fang Huang 黃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