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知識交會的火花」─歷史系羅士傑老師專訪

歷史系羅士傑老師的研究領域主要是晚清到民國史、民間宗教與地方政治,以及19~20世紀地方社會研究,由於研究需要,羅老師時常使用圖書館資源,並常進行田野研究,蒐集民間文獻。感謝羅老師撥冗接受專訪,分享其求學及研究歷程中利用圖書館資源與服務的經驗。

羅老師對於圖書館最早的印象,是小學教師辦公室旁書櫃裡的《中華百科全書》,但因當時認為那些都是「課外書」,唯有成績優異的同學可以翻閱,為此只得努力用功讀書。國中時期聽聞家中長輩談及二二八事件,就到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去試著查閱資料,因而有機會瀏覽各類豐富的圖書。隨著求學與研究逐步接觸規模愈來愈大的圖書館,可利用的資源也愈來愈多,印象最深刻的是哈佛大學圖書館,讓他深感圖書館不單只是寶庫,同時館員還能給予查詢文獻及推薦閱讀的專業指引。

 

認識圖書館可以先從「讀架」開始
每到一個圖書館就先「讀架」是羅老師的習慣,因為架上圖書經過分類整理,先瀏覽書架,便能掌握一個圖書館的館藏資源,也有助於系統性的閱讀。雖然圖書不盡然都陳列於書架上,例如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有相當的館藏就另貯存於閉架的書庫(Harvard Depository),但只要能提供方便的調閱服務,依舊能嘉惠需要使用這些資料的讀者。

因為研究焦點為地方社會的關係,羅老師常需使用方志資料,然而目前本館因館藏空間飽和,書架上的地方志無法正常直放,以至於讀者不能瀏覽書背上的題名來辨識各冊。期望正在興建中的自動化高密度書庫啟用,並紓解圖書館典藏空間後,可以改善此一現象,也建議長遠的作法是採購方志類資料庫。

處在海量資訊的時代,羅老師提到同輩學者確實常用電子資源。因為在閱讀史料過程中引發了想法,推想可能具有某些意義,於是將獲致的訊息利用資料庫加以驗證,看看猜想是否正確,所以對於電子資源的需求漸增。羅老師也鼓勵學生查閱 Google,但發現當今國內外學生都有一傾向,即是勇於質疑、勇於思考,卻不常讀書。雖然電子資源是很好的研究助手,然而從圖書館是人類知識的捍衛者及保存者的角色來看此現象,必須正視此一嚴肅的課題,亦即年輕世代習慣數位的、輕薄短小的閱讀,他們雖有想法,卻不愛進一步鋪陳,不愛展開問題及知識,因此如何讓下一代喜愛讀書,是我們這一代的一大挑戰。不過羅老師對於網路及電子資源仍採開放態度,因為可藉以得知前人已做過的相關研究,減少研究繞行的冤枉路。

 

學生應培養「速讀」的能力
訪談時羅老師提到,在臉書上分享最近剛讀完由聯經公司出版的《毛澤東:真實的故事》,這是一本總計800頁的新書,學生不禁讚嘆羅老師閱讀速度飛快。羅老師表示,這與在美國博士班求學時期的訓練有關,每週有數百頁英文資料的閱讀進度,且須在課堂中進行分享與討論,就這樣練就出大量閱讀、掌握重點的能力,並能去思索與先前閱讀經驗的連結,從而建構自我知識體系。在這樣人文學閱讀的訓練過程中,讓羅老師在閱讀方面有了革命性的改變,從而省思在閱讀中解決了哪些問題,抑或開展了哪些議題。羅老師常勉勵學生要成為「精神貴族」,享受閱讀的過程,並想想所閱讀的圖書如何在自己的知識地圖中定位。

歷史領域值得閱讀的圖書非常多,羅老師印象深刻的一本書是《歷史的再思考》,作者Keith Jenkins所言「歷史是一種移動的、有問題的論述」(History is a shifting, problematic discourse.),就頗值得深思玩味,受到該書的影響,羅老師會就所聽聞的事情作進一步思索,不會太快就接受既成的說法。


– 《歷史的再思考》書封──左:中譯本2版/中:中譯本3版/右:英文原版 –


期許數位人文與地方文獻的結合
學者透過田野蒐集而來的民間文獻、族譜,如何永續且有系統的典藏及利用,是羅老師極為關切的議題。他提到近年來美國的哈佛大學花費了大量的資源進行「民間歷史文獻」的整理。另外,根據他在大陸溫州的田野經驗,典藏地方歷史文獻的「地方古籍部」近來也成為溫州市圖書館的一個亮點,因此建議臺大圖書館也能收藏這類文獻,並研擬數位人文與地方文獻的結合方式,若能發展出一個平台,利用數位科技將民間文獻進行整理及加值利用,不僅能擴展館藏特色,更有助於相關研究。

 

圖書館應成為校園活動的樞紐(hub)
訪談最後,談及正在興建的教學二館,將於地下層建置自動化高密度書庫,總圖書館空間從而有了改造的契機,因此請教羅老師的建議及想法。羅老師認為位在校園中心的圖書館,應成為校園活動的樞紐 (hub),除了讀書,也可從事很多其他校園活動,例如:討論、讀書會、知識探索活動等。雖然目前校園內已有學習開放空間,羅老師仍建議圖書館一樓可以轉型成更有生氣及活力的空間,也建議設置可飲食區。雖然羅老師來臺大任教的時間還不長,但仍用心提供他對圖書館資源及服務的觀察及見解,非常感謝老師的分享!

 

by 劉雅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