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講堂] Accept! 學術投稿這樣投!系列講座:莊永裕老師與蔡政修老師的演講報導
圖書館的MASTER講堂「Accept!學術投稿這樣投!」系列講座,2018年12月12日邀請資訊工程系莊永裕老師、生命科學系蔡政修老師分享寫作及投稿經驗。
好的研究主題
首先,莊永裕老師在演講開頭,引用中研院張世富院士分享的「好研究」特性有:(1) 重要的問題;(2) 新穎性直觀的想法,讓人容易理解;(3) 方法流程嚴謹;(4) 實驗應該能全面性涵蓋;(5) 結果令人信服而且有意義。
莊老師認為研究主題是最重要的事情,猶如動畫中的故事。如果想做一個有野心的偉大研究論文,關於找研究主題方面,學者 Denial Lemire 建議:(1) 新問題新方法;(2) 回答別人不能回答的問題;(3) 比別人好很多。然而,一般人不容易達到上述三個策略,所以凡人版的建議如下:(1) 用舊方法產生新的應用;(2)實作及比較某一個重要領域的方法,比較其效能,並提出深入分析或提出一個benchmark;(3) 對一個重要問題或演算法,完整實作一個好用的程式庫,例如資工系林智仁老師的libsvm,被引用次數超過四萬次。而進行研究的初期,必須讓自己的想法有初步的work,可用一些現成的資料測試驗證,先有一些實驗結果再繼續做研究。
– 莊永裕老師演講時,蔡政修老師與其他學生一同認真聆聽。 –
撰寫論文的技巧
至於撰寫論文方面,莊老師分享自己的寫作習慣,一開始先隨便寫,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再慢慢串聯、過濾與修飾。畢竟英語不是母語,莊老師通常先讀別人的論文,將實用的句子複製貼到自己的草稿,用不同顏色註記以免抄襲,參考別人文中使用的名詞、形容詞再換句話說。論文完稿後,一定要拼字校正,注意圖文的對照說明。莊老師習慣使用 LaTex 繕打論文,因為適合寫數學算式且排版方便,LaTex 的線上編輯工具是Overleaf,可以多人協作,但需留意網站塞車或故障。(LaTex學習資源)
此外,莊老師強調在電腦科學領域,參加國際會議很重要,因為會議重視想法的新穎性,期刊重視研究的完整性,而且會議論文可改寫投稿至期刊,與其他領域不盡相同。
寫論文就是說故事
蔡政修老師近來在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撰寫科普文章,帶領讀者在臺大總圖尋找古生物的足跡。蔡老師在本次演講發揮說故事的專長,其講題為「寫一篇研究論文:你準備當一個說書人了嗎?」,並以《Science》期刊的〈Working Life〉專欄文章貫串整場演講。
蔡老師常跟學生討論研究古生物的論文價值到底是什麼?像是電影《侏儸紀公園》引人入勝,因此做研究就像是說一個有趣的故事,而講故事的能力、技巧與自信心都很重要。寫論文就是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包裝我們的論述,讓別人覺得這個議題或應用很有趣,才能讓更多人瞭解其研究成果。而且,將看起來不起眼的事物,發揮其意義並講出一段故事,正是科學有趣的地方。
呼應莊永裕老師所言,蔡政修老師認為論文的引用很重要,如果沒有前人的研究,如何支持我們現在的研究?所以每篇論文都像是一個小螺絲釘,才能生成像巨人般的震撼性成果,因此,即使未收錄在SCI、SSCI的論文也有其重要性。
– 蔡政修老師的簡報中有多張圖片,使演講內容更加生動並印象深刻。 –
寫作的漫漫長路
其實,寫論文是一種「溝通」的方式,告訴別人你有什麼新想法、新發現,用有邏輯性、證據性的方式來描述其研究成果。但是以英文寫作有語言隔閡,所以蔡老師建議平常寫英文email就是很好的練習,不要火燒屁股才寫英文。畢竟寫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蔡老師每天盡量固定留一段時間寫論文。蔡老師提醒大家:科學論文寫作不是寫聖經,無法一蹴可幾,投稿不斷被拒絕為常態,應學習如何調適心情、度過黑暗時期。
莊永裕老師幽默風趣的演講風格令人印象深刻,鏗鏘有力的名言錦句令人獲益良多;從蔡政修老師的演講中,感受到學者旺盛的好奇心與熱情,在學術投稿的經驗以外,也聽到古生物的知識及故事。非常感謝兩位老師蒞臨本館演講,學生與館員們皆收穫滿滿、受益無窮。
※本文同步刊載於臺灣大學圖書館館訊第225期。
※「Master講堂」其他場次報導文章。
by 陳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