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of Science中times cited的數字玄機

許多人查詢 Web of Science(以下簡稱 WOS),是為了知道自己文章的被引用次數,以作為評鑑或升等之用。我們在這篇文章中,已知道如何追蹤文章被哪些文章所引用,但要填寫「被引用次數」時,卻發現內有玄機。

以下面這篇文章為例,依據 2022/5/20 查詢,在查詢結果的列表中,顯示被引用 1,050 次:

點進文章中,卻發現同時有被引用1,050次和1,212 次等數字:

 

到底該文章的被引用次數,要以哪一個數字為準呢?

——————————————————————————————————————————

【建議:看左側「所有引用文獻」,點選「查看更多引用文獻

這是因為每個地方呈現出的被引用次數,是來自不同產品的緣故。

您可點選「+查看更多被引用次數(See more times cited)」,可展開詳細的被引用次數分析表:

 

逐一展開後可知,這些引用次數分別來自不同產品。

最上層為「Web of Science」平台。整個「WOS」平台底下,共有「WOS Core Collection」、「Arabic Citation Index」、「BIOSIS Citation Index」、「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Data Citation Index」等產品有計算被引用次數。

想了解「WOS」「WOS Core Collection」的關係,請參考「這篇文章

而「WOS Core Collection」資料庫底下的被引用次數,係來自 SCIE、SSCI、A&HCI、CPCI-S、CPCI-SSH、BCI-S、BCI-SSH 等多種子資料庫。

若想看到關於 SCIE、SSCI或A&HCI的詳細數據,可點選於Web of Science核心合輯1,050 引用文獻

進入結果分析頁面中,所看到的數字,屬於圖書館有訂購(SCIE、SSCI、A&HCI)的範圍。於左側篩選項目中下滑至「Web of Science核心合輯」,點選該項目或選擇「查看全部」,即可在不同專輯的被引用情形。

最後必須補充說明的是,引用的文章有可能被不同的引文資料庫重複收錄,因此整體被引用數字(1,212)未必等於被各個引文資料庫引用數字的總和。

以範例中的這篇文章為例:

  • 在整個「WOS」平台中,總共被引用1,212 次。
  • 在「WOS Core Collection」資料庫中,總共被引用 1,050次。
  • 在「WOS Core Collection」資料庫內,本館訂購的子資料庫中(SCIE、SSCI、A&HCI),總共被引用 574 次。

——————————————————————————————————————————

【所以我到底應該選哪一個數字來呈現被引用次數呢?】

其實須先了解該評鑑單位(就是這份數據最後要繳交到的單位)的認定。若無特別規範,則基本上將數據來源、查詢時間等基本定義交代清楚,這些數字都是可用的。

以本文範例的文章而言,假設評鑑單位並未限定被引用次數的來源,且希望數字越大越好,則可採用文章在「WOS」中的被引用次數說:

  • 「根據 2022/5/20 查詢,此文章在「Web of Science」平台中被引用 1,212次。」

若評鑑單位要求引用次數必須來自「SCIE」、「SSCI」、「A&HCI」,則可以說:

  • 「根據 2022/5/20 查詢,此文在「SCIE, SSCI, A&HCI」三個資料庫被引用 574 次。」

若評鑑單位嚴格要求引用次數必須是來自「SCIE」,則可以說:

  • 「根據 2022/5/20 查詢,此文在「SCIE」資料庫的被引用 534次。」

 

update by 蔣禮芸、張媺媺(2021/9/30、2022/5/20 )

原文:李嫣紅. (2010). Web of Science中times cited的數字玄機. 臺大圖書館館訊, 119期.)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