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S 與 WOK、JCR、ESI 之間的關係?

2013-04-29_172831

說到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您可能會聯想到 Web of Knowledge(以下簡稱 WOK)、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以下簡稱 JCR)、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以下簡稱 ESI)這些相關的產品,究竟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為何呢?以下為您說分明。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與 JCR、ESI 的關係】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共包含 SCIE、SSCI、A&HCI、CPCI-S、CPCI-SSH、BCI-S、BCI-SSH 等多種子資料庫,詳細請見「收錄內容」。

Thomson Reuters 出版社 (2016成立新公司 Clarivate Analytics,科睿唯安)進一步運用「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中的「SCIE」與「SSCI」之內容,發展出「JCR」和「ESI」這兩個學術評鑑型資料庫:

  • JCR:計算期刊被引用狀況,並發展如「Impact Factor」等多項期刊評比指標。詳見:
  • ESI:透過分析近10年來之引用資料,篩選出各領域高被引文章、機構、期刊、學者。詳見:

這些資料庫間的關係如下示意圖: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eb of Science、Web of Knowledge 之間的關係】

WOK 原本是出版社 Thomson Reuters 多項資料庫的共同檢索平台,自 2014 年起,「Web of Knowledge」平台更名為「Web of Science」平台;原「Web of Science」資料庫則更名為「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核心合輯」。總之,臺大目前(2016年起)有訂購 SCIE、SSCI、A&HCI,未訂購 CPCI、BCI、BIOSIS Previews。

您可透過上方的選單,選擇您目前要檢索的資料庫:

 

當您單獨檢索「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時,您會看到上方顯示您目前位在「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核心合輯」中,並可勾選版本:

 

當您位在「All Databases 所有資料庫」時,表示您目前正整合查詢本館訂購的所有「Web of Science」平台資料庫。以目前臺大的訂購狀況而言,就是查詢「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裡的 SCIE、SSCI、A&HCI


 

【我該查單一資料庫還是全部資料庫?】

其實都可以。您若直接在「All Databases」查詢所有訂購中的「Web of Science」平台上之資料庫,相較於個別查詢的「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或「BIOSIS Previews」,有以下優缺點,簡單歸納:

  • 優點:可以一次查到更多的文獻量。即使覺得查詢結果太多太雜,還是可以透過左方的「Refine Results」功能,限縮到特定的資料庫中:
  • 缺點:您會喪失一些在個別資料庫中的功能。例如:

 


💡 臺灣大學自2015年停訂 BIOSIS Previews,本文更新日期為2021年7月29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