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數學.物理.化學

神奇的二維材料─相關圖書與研究資源選介

引自Physics

科技的進步帶給我們生活許多便利,而這些都要歸功於我們對各類材料的開發與應用。由於不同材料的不同特性,讓我們得以生產各式各樣的東西,例如:金屬銅的導電性讓我們得以製作電路,橡膠材料的彈性讓我們可以製作各類輪胎,耐熱材料則提供我們製作防火器材等。而目前研究最熱門的材料莫過於二維材料,常見的二維材料包括有石墨烯(Graphene)和過度金屬硫化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等。二維的結構讓這些材料具有特異的性質,2020年科學家更在Nature期刊發表可利用它們來模擬難解的Hubbard模型,以解開高溫超導機制1,2。本文將簡單介紹有關二維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提供相關的圖書資源選介,希望能提供給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繼續閱讀

Introduction to eBook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AMS)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AMS) is a renowned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dvocating mathematic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which provides help and advice on math education and facilitates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thematicians worldwide. Established more than 130 years since 1888, the AMS has published massive amounts of premium books in the Advanced Mathematic field, such as proceedings, monographs, and memoirs of the mathematics field since the 19th century

繼續閱讀

MERCK INDEX ONLINE:化學品與藥物的綜合性百科全書

新資料庫上線囉!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NCHC)引進MERCK INDEX ONLINE,臺大是可直接查詢使用資料庫的機構之一。The Merck Index由英國皇家化學會(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RSC)出版,線上版Merck Index是最新且完整的化學品、藥物和物質的綜合性百科全書,包含物質各項名稱、結構式、物理特性、參考文獻與應用等。

繼續閱讀

黑洞資訊悖論(Information Paradox)─相關圖書與研究資源選介

引自Quanta Magazine

如果掉進黑洞會怎樣?我們知道黑洞具有強大的重力,任何靠近它的物體都會被它吸入,連光都無法逃脫,因此,如果掉進黑洞,想必將永遠無法離開。這是愛因斯坦重力論給我們的啟示。但是霍金告訴我們,當考慮粒子的量子效應後,黑洞會輻射,換句話說,還是會有物質能從黑洞輻射出來,黑洞也會因此慢慢變小,最後消失。但霍金進一步發現,輻射出來的物質已經不帶有原來的完整資訊,因此我們將無法從黑洞輻射後的終態推論出原來組成黑洞物體的原始態,也就是說量子力學中的么正性(unitarity)在黑洞不再適用,這就是困擾物理學界半世紀久的黑洞資訊悖論問題。然而現在科學家似乎已經逐漸解開謎底1,2,本文希望簡單介紹有關黑洞資訊悖論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提供相關的圖書資源選介,希望能給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繼續閱讀

「閃耀之光:女數學家影展暨座談」活動紀實

電影《關鍵少數》打破我們對科學界的性別刻板印象,見證女性在數學領域中的出類拔萃。為彰顯女性在數學界的成就與貢獻,臺大數學系、圖書館及中華民國數學會特別選在國際婦女節之際,聯合舉辦「閃耀之光:女數學家書展暨影展座談」,讓2021年3月的天文數學館閃耀著女性光輝。

繼續閱讀

探測太陽微中子─相關圖書與研究資源選介

擷自“Physicists spot a new class of neutrinos from the sun” ScienceNews.

2015年諾貝爾物理獎由日本學者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與加拿大學者阿瑟‧麥克唐納(Arthur B. McDonald)所獲得,以表彰他們對微中子(neutrino)味轉換實驗的貢獻,該實驗證明了微中子具有質量,改變了以往相關研究的核心認知,也成為未來宇宙研究的重要依據。自然界中微中子的來源主要有二,一是來自宇宙射線在大氣中散射而產生的大氣微中子,一是由太陽內部所產生的太陽微中子。其中太陽微中子更是我們深入探索太陽組成的重要方法。最近Borexino實驗團隊1-2即利用探測太陽中不同核反應所形成的微中子帶領大家更進一步了解太陽的核心組成,該研究成果並發表在自然期刊。本篇將為讀者介紹微中子的相關特性,及其在星體研究的重要性,並介紹相關館藏資源供讀者參考。

繼續閱讀

探測任意子(anyon) ─相關圖書與研究資源選介

在微觀的世界裡,粒子依著特異的量子規則相互作用建構著我們的世界。簡單來說,粒子分為2類:費米子(fermion)和玻色子(boson)。我們日常所見的物質便是由各類費米子(eg. 電子、夸克等)所組成,而這些物質間的作用力(像是電磁力等)則為玻色子(eg. 光子)。不過在2維世界裡,研究發現除了費米子和玻色子之外,還有任意子(anyon)!這類粒子有的甚至具有特殊的拓樸性質行為,也因此被認為是實現量子電腦的候選之一。本文將簡單介紹有關任意子的特性、其最新實驗成果,及如何查詢相關研究發現,希望能提供給讀者參考。

擷自“Physicists have ‘braided’ strange quasiparticles called anyons.” ScienceNews.

繼續閱讀

閃耀之光《女數學家書展暨影展》

為慶祝國際婦女節,數學系圖書室於2021年3月推出了兩項活動,一是閃耀之光《女數學家書展》,展出歷史上十位著名女數學家,從海巴夏到埃米‧諾特等人及其他相關著作。另一為「學數學的女孩們」紀錄片放映暨座談會,播放兩位中央研究院院士張聖容及金芳蓉追逐數學夢的成長故事,並邀請四位嘉賓座談,活動內容十分豐富精彩。以下分別加以詳細介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