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S vs SCOPUS系列─(3)趨勢與分析
最近更新日期:2024年10月28日
Web of Science 與 Scopus 資料庫除了用於文獻查詢外,也提供分析功能,透過分析文章群的各項屬性 (如:主題、作者、發表單位、發表年等) 與引用關係,達到輔助檢索或了解特定領域發展趨勢的效益。兩者針對文章群的分析功能主要有三種:Refine Results、Analyze Results、引文分析功能,以下將分別介紹。
繼續閱讀最近更新日期:2024年10月28日
Web of Science 與 Scopus 資料庫除了用於文獻查詢外,也提供分析功能,透過分析文章群的各項屬性 (如:主題、作者、發表單位、發表年等) 與引用關係,達到輔助檢索或了解特定領域發展趨勢的效益。兩者針對文章群的分析功能主要有三種:Refine Results、Analyze Results、引文分析功能,以下將分別介紹。
繼續閱讀最近更新日期:2024年10月28日
Web of Science 與 Scopus 兩大引文索引資料庫,在查詢文獻上最為人稱讚的功能,就是透過完整建立各篇文章的參考文獻,而讓使用者得以從特定的核心文章 (Key papers) 擴散出去,透過引用關係輕易查找到以下三種相關文章群:
最近更新日期:2025年2月18日
本部落格已於〈利用Web of Science查詢相關引用文獻〉介紹如何在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資料庫中 (以下簡稱WOS) 查找某篇文章的被引用次數 (Times Cited),然而,使用此方式查詢的被引用次數有包含自我引用的次數。何謂作者自我引用 (author self-citations)?乃指當參考文獻中最少有一位作者與原始文獻的作者相同時。本文將介紹如何在WOS中查找扣除自我引用後的文章被引次數,扣除時需檢視作者及其合作者,範例說明如下:
繼續閱讀
本文最近更新日期:2024年9月20日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資料庫(以下簡稱 WOS CC)之特色是建立文章間的引用關係,讓您可以從一篇文章,透過引用關係如滾雪球般追蹤以下三種文獻群:
繼續閱讀
查詢文獻被引用次數、追蹤其他相關的引用文獻,除了利用 Web of Science 資料庫外,也可以查詢另一個同性質的資料庫 SCOPUS。
SCOPUS 建立文章間的引用關係,讓您可以從一篇文章,透過引用關係如滾雪球般追蹤以下三種文獻群: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