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S vs SCOPUS系列─(3)趨勢與分析
Web of Science 與 Scopus 除了用於文獻查詢外,也提供分析功能,透過分析文章群的各項屬性 (如:主題、作者、發表單位、發表年等) 與引用關係,達到輔助檢索或了解特定領域發展趨勢的效益。兩者針對文章群的分析功能主要有三種:Refine Results、Analyze Results、引文分析功能,以下將分別介紹。
【Refine Results】
用來呈現檢索結果的一種 Faceted classification (層面分類,或稱後分類),呈現出檢索結果的文章群於各屬性的分布情形,主要用於精確檢索結果,可勾選各屬性值後限縮或排除。
- Web of Science 的 查詢結果篩選功能 (Refine Results)
- Scopus 的 查詢結果篩選功能 (Refine Results)
兩者功能概略比較如下:
————————————————————————————————————————————
【Analyze Results】
可視為「Refine Results」的進階版,因顯示的屬性值筆數較多、以圖表呈現、且提供匯出功能,因此可作資料分析用途,例如分析該文章群主要集中於那些主題、顯著的作者與研究機構、主要發表於哪些刊物、以及發表的年份趨勢等等。
- Web of Science 的 查詢結果分析功能 (Analyze Results)
- Scopus 的 SCOPUS ─ 查詢結果分析功能 (Analyze Results)
Scopus資料庫最高只能檢視文章數約前 160 高的屬性值,較Web of Science 的前500高來得少,且檢視的屬性較 Refine Results 處少了語文 (language) 分析。不過,Scopus有提供 Date Range 可隨時調整檢視的文章群的日期範圍,而且有較多的視覺化圖表呈現。
————————————————————————————————————————————
【引文分析功能】
在「WOS vs SCOPUS系列─(2)引文追蹤」一文介紹過如何查詢文章的 citing、cited、以及 co-citation articles,這裡介紹的引文分析功能是更進一步透過分析一群文章的被引用情形,來了解該領域的發展趨勢。
- Web of Science 的 Citation Report功能介紹
- Scopus 的 分析文章群歷年被引用次數工具 ─ Citation Overview
–
兩者相較,Web of Science 在 Citation Report 上方提供了幾個文章群的總體性數據,較易一目了然;但 Scopus 提供個別單篇文章的扣除自我引用數據:
※ 如何在Web of Science中看到扣除自引後歷年的被引情形?您需要先做「這篇文章」中的步驟,再透過Refine Results分析各年度文章數 ※
兩者整體初步功能比較如下:
接下來將針對兩者的分析功能,做細部的逐一比較,以下列介面示意圖說明:
Web of Science:Citation Report
Scopus:Citation Overview
針對整體文章群的分析功能,比較如下:
(如何在Web of Science中看到扣除自引後歷年的被引情形?您需要先做「這篇文章」中的步驟,再透過Refine Results分析各年度文章數)
–
而針對文章群中的單篇文章分析功能,比較如下:
(如何在Web of Science中看到扣除自引後歷年的被引情形?您需要先做「這篇文章」中的步驟,再透過Refine Results分析各年度文章數)
–
透過兩者的引文分析功能,可以推敲出該研究取向的活絡程度與發展趨勢,或作為機構或作者的影響力評鑑參考。
By 張育銘
Updated by 劉雅姿 2022/6/14
————————————————————————————————————————————
Web of Science vs SCOPUS系列:
(1) 收錄範圍 | (2) 引文追蹤 | (3) 趨勢與分析 | (4) 期刊評鑑 | (5) 作者檢索 | (6) 機構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