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Scopus
專利檢索實例:球類比賽的鷹眼系統
本部落格曾撰寫〈IN啦!奧運羽球比賽的電子線審–鷹眼系統之應用〉一文,介紹可查詢鷹眼系統 (Hawk-eye System) 應用與技術研究文獻的資料庫。接下來,本文將焦點放在鷹眼技術的專利,將以《科學月刊》2021年8月〈疫情下消失的人工線審,讓電子線審的時代提前到來了嗎?〉提及的專利為題,示範如何檢索專利資源,該文章羅列的專利案例如下:
繼續閱讀
如何查詢某期刊每年發表的文章數量?
有些人投稿之前,想知道某本期刊每年發表的文章數量多寡,以判斷該期刊的稿源充足與否、稿件被接受的機率高低。從各年度發表的文章數量,可觀察期刊的發展狀況,也許能發現該期刊處於成長或衰退階段;如果發現成長量過度膨脹,對其品質應多加留意、評估。
有三種方法能查詢特定期刊每年發表的文章數量:
繼續閱讀探析學者學術影響力:以資訊工程領域高被引學者林智仁(CHIH-JEN LIN)教授為例
探析學者的學術影響力主要在揭示學者個人學術表現與貢獻。學術影響力不僅攸關學者個人發展,也影響其所屬學術機構、區域與國家的學術聲譽與競爭力。具體呈現學術影響力,除可讓學者在提供聘任或升等條件、申請研究計畫、取得榮譽奬項或尋求更高層次生涯發展時,證明自身研究水準與能力以做為有利的爭取條件,同時也可讓學者自我比較各個不同期間的學術成就,並可與其他同儕相互砥礪,讓學術研究能力不斷精進提升。學者個人的學術影響力也是所屬學術機構學術成果與研究水準具體表現的來源,傑出的個人表現將突顯學術機構的特色與卓越之處。因此探析學者學術影響力不僅是個人,也是學術機構愈來愈重視的課題。
繼續閱讀「與知識交會的火花」─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黃振康老師專訪
本次圖書館「與知識交會的火花」專訪,很榮幸能拜訪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黃振康老師,分享圖書館的使用經驗及對圖書館的看法。黃老師於臺灣大學農業機械工程學系與機械工程研究所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後,赴美UC Berkeley取得機械工程博士學位,曾於臺北科技大學任教,並擔任生機系圖書委員多年。本次訪談希望透過老師的觀點,了解老師對於圖書館的需求與期許。
繼續閱讀「與知識交會的火花」─生化科學所冀宏源老師專訪紀錄
冀宏源老師任教本校生化科學研究所,研究領域主要為基因的同源重組與修復,老師的研究更曾刊登於《自然》(Nature)學術期刊中,在7月的炎炎夏日,我們很榮幸邀請冀老師進行訪談。未料,訪談當天下起了午後雷陣雨,感謝老師頂著滂沱大雨,仍前來圖書館與我們分享對於圖書館的使用經驗與看法。
訪談開始前,老師先提出了第一個問題:圖書館的定位是甚麼?
對臺大圖書館而言,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支援老師的教學、研究和學生學習,在此前提之下,老師和我們分享了許多對圖書館的看法與建議。
「與知識交會的火花」– 高分子所徐善慧老師專訪紀錄
高分子所徐善慧所長擔任圖書委員多年,一直以來給予圖書館不斷的支持與指導,感謝徐所長百忙中爽快地接受訪談邀約,與我們分享她查找資料與利用圖書館的經驗,並提出許多寶貴的建議。
圖書館是一個生活的空間
徐所長直言只把圖書館當作K書的地方實在太可惜,推測原因或許是同學們未必真正認識圖書館:
「我覺得臺大圖書館真的很棒,要怎樣讓我們的學生fully appreciate,只有等他們真的去跨出那一步,享受到服務後才能體驗到。很多學生只有考試或準備資料時才去圖書館,我覺得這是一大損失。因為圖書館不應該只有考試跟研究,這樣太沒意思,看到圖書館,應該想到的是一個『生活的空間』。」
繼續閱讀如何查詢與分析期刊被引用狀況? ─ 綜合應用篇
前面分別介紹過以 Web of Science (以下簡稱 WOS)、Scopus 、JCR 、SCImago、ESI、CWTS Journal Indicators 查詢與分析特定期刊被引用狀況的方法,本文作總結。當您想知道「針對一個特定期刊,欲呈現出其被引用狀況,該使用哪些工具?這些工具分別可提供哪些資訊?以及如何操作?」,則您可以從本文出發,這裡將指引您到其他頁面,以回答上述這些問題。
繼續閱讀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