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SSCI

如何在Web of Science(SCI, SSCI, A&HCI)資料庫查找某作者扣除自我引用後的文章被引次數?

本部落格已於〈利用Web of Science查詢相關引用文獻〉介紹如何在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資料庫中 (以下簡稱WOS) 查找某篇文章的被引用次數 (Times Cited),然而,使用此方式查詢的被引用次數有包含自我引用的次數。何謂自我引用 (self-citations)?乃指某一位作者在其論文中引用自己撰寫的其他著作。本文將介紹如何在WOS中查找扣除自我引用後的文章被引次數,以Brown, M.E.的著作為例:

繼續閱讀

如何查詢臺大在WOS收錄期刊所發表的文章?

我們曾在〈Web of Science 機構 / 學校查詢功能〉介紹如何檢索特定地域 / 單位的作者發表之文章,本文將針對「臺灣大學」所發表的文章,提供查詢方法供您參考。如前文所述,在WOS資料庫查詢特定的機構,可用 機構檢索-加強版(Organizations-Enhanced)地址(Address)欄位查詢,兩種檢索結果略有差異,以下分別說明。

繼續閱讀

如何得知期刊是否收錄於Web of Science資料庫?

當您想瞭解哪些期刊收錄於Web of Science(簡稱WOS)資料庫,或是想查詢投稿期刊是否為SCIE或SSCI期刊時(兩者全稱分別為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與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可利用資料庫出版商網站中的Master Journal List 進行查找。【English version please see this article

繼續閱讀

h-index:簡單易懂的評估指標,呈現出多數文章的被引用表現

最近更新日期:2024年10月14日

透過期刊文獻被引用次數 (Time Cited),可以反映這篇文章對後續研究的影響程度。一般而言,引用次數愈高者,表示有愈多人參考這篇文章,其影響也就愈大。除了觀察引用次數高低、計算引用次數平均值 (Average Citation) 之外,還可以利用 h-index 得知某一作者機構整體論文發表的質與量喔!

繼續閱讀

利用Web of Science查詢相關引用文獻

本文最近更新日期:2024年9月20日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資料庫(以下簡稱 WOS CC)之特色是建立文章間的引用關係,讓您可以從一篇文章,透過引用關係如滾雪球般追蹤以下三種文獻群:

  1. 本篇文章引用的文章群(Cited Articles)
  2. 引用本篇文章的其他文章群Citing Articles)
  3. 與本篇文章引用相同文獻的文章群(Co-Citation Articles)

繼續閱讀

利用KeyWords Plus功能擴大搜尋Web of Science相關文獻

在 Web of Science(以下簡稱 WOS)查詢某主題的相關文獻時,可利用「KeyWords Plus」功能提升引文檢索的能力。「KeyWords Plus」是透過特殊的演算法,自動擷取自文章所引用的參考文獻標題所生成的檢索詞,藉以增加關鍵字或標題檢索等之外的檢索途徑,強化資料庫的查詢效能,幫助檢索者查找相關文獻。(大部份1991年以前的文章不會列出KeyWords Plus。)

繼續閱讀

Web of Science Citation Report 功能介紹

最近更新日期:2022年5月19日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以下簡稱 WOS)除可追蹤單篇文章的被引用狀況外,也提供「引用文獻報告(Citation Report)」功能,用於分析一群文章的被引用狀況。試想像,您先透過 WOS 的查詢功能,撈出了某個主題某個機構某位作者、或某期刊的文獻群,接著透過「引用文獻報告」功能,產出這一群文獻被引用的狀況,則您可以藉此了解該主題、機構、作者、期刊在學術界的發展狀況是蒸蒸日上?還是日漸式微?

繼續閱讀

Web of Science中times cited的數字玄機

最近更新日期:2022年5月20日

許多人查詢 Web of Science(以下簡稱 WOS),是為了知道自己文章的被引用次數,以作為評鑑或升等之用。我們在這篇文章中,已知道如何追蹤文章被哪些文章所引用,但要填寫「被引用次數」時,卻發現內有玄機。

以下面這篇文章為例,依據 2022/5/20 查詢,在查詢結果的列表中,顯示被引用 1,050 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