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Score ─ SCOPUS 期刊評鑑指標 (3)

最近更新日期:2024年6月28日

Scopus 引文資料庫發展出的期刊評比指標有 SJRSNIP 以及 CiteScore,本文將介紹CiteScore。

一、定義

CiteScore 是計算期刊近4年文章平均被引用次數,以2023年的CiteScore為例,計算公式如下:

分母是近4年出版的文章總數,分子是這些文獻在近4年的被引次數。請注意,統計年份包含2023當年度。

 

二、如何查詢特定期刊的CiteScore

進入Scopus資料庫上方的「來源出版物」:

輸入期刊名稱或ISSN後,點選「搜尋來源出版物」:

在檢索結果中點選特定期刊,本文以《Journal of Marketing》為例:

將呈現 CiteScore、SJR、SNIP、CiteScore Tracker 等指標資訊(本文於2024年6月28日截圖,前三項指標的最新數值為2023年,第四項指標的最新數值則為2024年):

點選「CiteScore排名與趨勢」處,可進一步查看該期刊於各領域中的 CiteScore 排名與歷年趨勢。以下圖為例,《Journal of Marketing》為「Business and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排名第三的期刊,其百分位為第 99 個百分位,代表優於該學科領域其他99%的期刊。

 

三、依照學科領域查詢

若您欲透過領域的方式瀏覽,例如瀏覽「獸醫學」領域有哪些高 CiteScore 的期刊,可進入「來源出版物」頁面,選擇「學科領域」,再輸入或點選您想瀏覽的學科,就能查看該學科底下所有期刊的表現評比:

可由查詢結果選擇年份,依照CiteScore等指標排序,或於左側篩選第一四分位數(Q1;百分位 75 – 100,前 25%)的期刊:

 

四、補充說明

(一)為了能反映期刊的立即影響力,Scopus 另制定 CiteScore Tracker 追蹤器,呈現期刊於當年度的被引用次數,每月更新。

若想了解CiteScore的計算方式,可以在Scopus資料庫「來源出版物詳情」頁面最下方點選「查看CiteScore建立方式」與「CiteScore常見問題集」。

(二)CiteScore指標在2016年推出,其計算公式曾於2020年修改(CiteScore 2019),可參考 Scopus官方部落格維基百科說明。

 

五、綜合比較

Impact Factor 與 CiteScore 兩者在概念上相似,都是計算被引次數作為主要評判基準,兩者差異在於取樣的時間與文獻類型。

Impact Factor 的數據來自 Web of Science 資料庫,計算範圍涵蓋研究型論文(article)、回顧型論文(review),並包含 Early Access 早期公開的文章。

CiteScore 的數據來自 Scopus 資料庫,計算範圍涵蓋研究型論文(article)、回顧型論文(review)、會議論文(conference paper)、書籍章節(book chapter)、數據論文(data paper)。雖然Scopus會收錄部分出版商的待刊論文,但不會包含在 CiteScore 計算內。

以下整理兩大引文索引資料庫常用指標的比較表:

 

六、參考資料

 

 

【期刊評鑑系列相關文章】

 


作者:Yuming Chang

本文更新歷程
Chao-Yu Wu  2018/12/24
Chih-Lo Chen, Ya-Tzu Liu, Ming-Ching Lee  2024/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