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genfactor與Article Influence介紹─JCR期刊評鑑指標(2)
在「JCR中各項指標的意義為何?」一文中,介紹過以Web of Science資料庫為基礎所建置的期刊評鑑資料庫JCR之各項指標意義,本文將針對其中的 Eigenfactor 與 Article Influence 作較詳細的介紹。
Eigenfactor (特徵係數,或稱特徵因素) 由美國華盛頓大學 Carl T .Bergstrom 教授所領導的研究小組提出。其概念與本站先前介紹的SJR非常類似(請參考「SJR─SCOPUS期刊評鑑指標(1)」一文),較傳統Impact Factor的主要突破在於“將期刊間的引用給予不同的權重”,意即被聲望高的期刊所引用,對聲望的提升應較被一般期刊引用來得顯著,反之亦然。Eigenfactor以JCR為計算基礎,計算之時間區間為5年,意即某期刊2007年的Eigenfactor值,是透過計算其前5年(2002~2006年)間發表的文章,於2007年被引用的次數。Eigenfactor完全排除自我引用,亦即相同期刊內不同文章的互相引用,將不計入該期刊的被引次數中。這三點是與SJR明顯不同的前提(SJR以SCOPUS為計算基礎,採計的時間區間為3年,且允許33%的自我引用上限)。
Eigenfactor核心概念與Google的PageRank演算法的“「隨機瀏覽」(random surfer)”相同(請參考延伸閱讀「PageRank簡介」一文),從隨機挑選期刊開始,可選擇follow期刊文章引用的任一參考文獻閱讀下一本期刊,或無視參考文獻,隨機跳到其他任一本期刊,如此反覆不斷進行隨機閱讀,而Eigenfactor就是以計算在這個過程中各期刊被閱讀到的機率為主要概念的指標。
Eigenfactor計算可分為以下三大步驟,以下將循序介紹:
- 首先透過期刊間的引用網絡建立引用矩陣。
- 以「隨機瀏覽」概念計算出各期刊被閱讀到的機率,稱之為影響向量(Influence Vector)。
- 最後將Influence Vector代回原先建立的矩陣算出期刊的最終Eigenfactor。
- 建立引用矩陣
首先將各期刊間的引用關係、與期刊收錄文章建立如下的矩陣:
(橫軸為引用期刊,縱軸為被引期刊,例如A期刊引用A期刊1次、B期刊3次、C期刊2次、D期刊0次、E期刊8次、F期刊0次,C期刊引用A期刊2次、E期刊3次,以此類推;括弧內為各期刊文章收錄數,例如B期刊2篇、C期刊5篇,以此類推)
因為Eigenfactor完全排除自引,因此將對角線的自引數全部歸零:
為計算從引用期刊到被引期刊的機率,將原始被引數/引用期刊的總引用數,得到H矩陣如下:
(A期刊總引用13次,因此將B、C、E期刊被A引用的次數都除以13,以此類推)
–
2. 計算Influence Vector(簡稱IV)
影響向量(Influence Vector)以前述的「隨機瀏覽」概念,計算各期刊被閱讀到的機率。首先將「隨機瀏覽」過程中,follow參考文獻挑選下一本閱讀期刊的機率訂為85%,不follow參考文獻而隨機跳讀任一期刊的機率訂為15%。以下說明這兩部分應如何計算:
- Follow參考文獻(85%):按前述H矩陣的引用比例計算。例如閱讀到A期刊,追蹤其參考文獻,就有3/13的機率會閱讀到B期刊、2/13的機率到C期刊、8/13的機率到E期刊,以此類推。這個機率再乘以A期刊被看到的機率,就是B、C、E期刊被看到的機率。
- 不follow參考文獻(15%):按各期刊文章數佔所有期刊總文章數的比例,推估各期刊機率。以此例而言,6本期刊共有14篇文章,則A期刊被看到的機率為3/14、B期刊為2/14,以此類推。此比例稱為Article Vector,如下:
其中需特別注意在Follow參考文獻的部分,當遇到沒有參考文獻的期刊(如B期刊)時,因無法追蹤其引文,因此也將會是隨機跳讀任一期刊的狀況,就以前述的Article Vector替換,形成H’矩陣如下:
Influence Vector(簡稱IV)即是透過以上兩部分的運算結果加總,並將加總結果重複代回H’矩陣運算,直至結果收斂為趨近值而得。初始時各期刊被看到的機率均等,因此各期刊IV均為1/6,以A期刊為例,其兩部分的計算如下:
- Follow參考文獻(85%):A被C、E、F期刊引用,將獲得引用期刊的Influence Vector*佔該引用期刊之引用比例的機率;另外B期刊因無引用,如前述將按Article Vector分配引用比例,因此在這部分A期刊將獲得:(B的IV*A的Article Vector)+( C的IV*A佔C的引用比例)+( E的IV*A佔E的引用比例)+ (F的IV*A佔F的引用比例)=[(1/6)*(3/14)]+ [(1/6)*(2/7)]+ [(1/6)*(4/5)]+ [(1/6)*(3/6)]。
- 不follow參考文獻(15%):如前述,按該期刊的Article Vector分配,因此A獲得3/14。
將兩部分加總,A期刊在第一次運算所獲得的IV為:0.85*{[(1/6)*(3/14)]+ [(1/6)*(2/7)]+ [(1/6)*(4/5)]+ [(1/6)*(3/6)]}+0.15*(3/14)=0.2871。各期刊均以此類推,第一次運算的IV結果如下:
運算後的IV,將代回H’矩陣重複運算,直到結果收斂至趨近值。這裡的趨近定義為運算後的IV與前一次IV相差在0.00001以內,也就是當所有期刊的IV值均達到此標準,即可確立最終的IV值。以此例而言,在經過16次代回運算之後,將可得到最終的IV值(詳細請參考EF與AI運算歷程數據):
透過以上的運算,我們可以體會到Influence Vector如何將引用權重的概念落實到實際的演算:
- 當一個期刊被引用得越多,其越容易累積來自引用期刊的IV值,而使自身的IV值提高。
- 被IV值越高的期刊引用,所獲得的IV值也將越高。
- 向外引用較少的期刊,其所能貢獻給個別引用期刊的IV值將越高。
–
3. 計算Eigenfactor
最後一部分就是將上一階段計算出的Influence Vector代回原本的H矩陣,計算出Eigenfactor(簡稱EF)。因為原始的H矩陣並沒有將無參考文獻的期刊替換為Article Vector,因此計算出的EF將部分流失而總和不為1。為使EF值標準化,會將各期刊的原始EF值除以所有期刊EF值的總和,並將結果乘以100以呈現百分比數值,所得結果即為最終的Eigenfactor值,流程如下:
求得Eigenfactor後,另一項Article Influence指標就呼之欲出了!Article Influence在計算期刊中單篇文章的影響力,將期刊原始的EF值,除以該期刊的Article Vector,也就是除以該期刊文章量於整個母群所有文章量的比例。將此運算後的數據乘以0.01,即為Article Influence。
–
以上為期刊評鑑指標Eigenfactor與Article Influence的運算簡介,其發想自PageRank的隨機瀏覽,突破傳統Impact Factor單純計算引用次數而無法反映個別引用“價值”的缺陷,也提供了我們在評價學術期刊時的另一種參考指標。
參考資料:
- Jevin West and Carl T. Bergstrom(2008). Pseudocode for calculating Eigenfactor(TM) Score and Article Influence(TM) Score using data from Thomson-Reuters Journal Citations Reports. https://www.jevinwest.org/papers/West2008JournalEF.pdf
- Eigenfactor官方網站: http://www.eigenfactor.org/
By 張育銘
【期刊評鑑系列相關推薦】
- 以 Web of Science 為基礎的 JCR
- Impact Factor、Immediacy Index、Cited Half-Life 等指標
- Eigenfactor 與 Article Influence指標
- Journal Citation Indicator (JCI)
- 指標查詢方法
- SCOPUS
- CiteScore 指標
- SJR 指標
- SNIP 指標
- 指標查詢方法
- 在 SCOPUS 查詢(無排名資訊)
- 在個別官網查詢(有排名資訊)
- 綜合比較
- 應用實例
- 從期刊出發:查詢與分析期刊被引用狀況
- 從領域出發:找出領域中的頂尖期刊
【輔助閱讀】
- PageRnk簡介
- 本文範例之EF與AI運算歷程數據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