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術評比
從JCR 2019 Data看TAIWAN!
科睿唯安(Clarivate)於2020年6月29日發布JCR 2019 Data,延續本部落格去年分享的「從2018 JCR Data看TAIWAN!」,今年除了持續追踪外,同時帶大家一起看看這些期刊在2010-2019年這10年間的成長日記~
繼續閱讀如何查詢某期刊每年發表的文章數量?
有些人投稿之前,想知道某本期刊每年發表的文章數量多寡,以判斷該期刊的稿源充足與否、稿件被接受的機率高低。從各年度發表的文章數量,可觀察期刊的發展狀況,也許能發現該期刊處於成長或衰退階段;如果發現成長量過度膨脹,對其品質應多加留意、評估。
有三種方法能查詢特定期刊每年發表的文章數量:
繼續閱讀ESI 查詢實例:如何查詢 Highly Cited Papers 或 Hot Papers?
有關 ESI 的基本介紹請參考「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ESI) 頂尖學術指標查詢」。
ESI 以 SCIE、SSCI 為基礎,篩選出各領域中,過去 10 年間被引用次數排名前 1% 的文章為「Highly Cited Papers」;以及過去 2 年間,被引用次數排名前 0.1% 的文章為「Hot Papers」。
由於 ESI 自 2016 年改版後,未再提供「Highly Cited Papers」與「Hot Papers」的檢索功能,因此若您有下列的檢索需求,建議至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資料庫 (以下簡稱 WOS )中查詢:
- 以關鍵字查詢有哪些「Highly Cited Papers」或「Hot Papers」
- 確認某篇文章是否為「Highly Cited Papers」或「Hot Papers」
- 查詢某機構有哪些「Highly Cited Papers」或「Hot Papers」
(此需求也可透過 ESI 查詢,請參考這篇文章)
探析學者學術影響力:以資訊工程領域高被引學者林智仁(CHIH-JEN LIN)教授為例
探析學者的學術影響力主要在揭示學者個人學術表現與貢獻。學術影響力不僅攸關學者個人發展,也影響其所屬學術機構、區域與國家的學術聲譽與競爭力。具體呈現學術影響力,除可讓學者在提供聘任或升等條件、申請研究計畫、取得榮譽奬項或尋求更高層次生涯發展時,證明自身研究水準與能力以做為有利的爭取條件,同時也可讓學者自我比較各個不同期間的學術成就,並可與其他同儕相互砥礪,讓學術研究能力不斷精進提升。學者個人的學術影響力也是所屬學術機構學術成果與研究水準具體表現的來源,傑出的個人表現將突顯學術機構的特色與卓越之處。因此探析學者學術影響力不僅是個人,也是學術機構愈來愈重視的課題。
繼續閱讀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 資料庫新介面:5-year Impact Factor 在哪裡?
自2016年1月起,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資料庫升級成「InCites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新版 JCR 將一些評比指標收藏於右上角的「Customize Indicators」,包含常用的 5-year Impact Factor (5年影響指數)、Immediacy Index (立即指數)等,需要先於JCR網站申請一組帳密登入後方能選取並作為期刊排序依據。
繼續閱讀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