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資料庫查找某作者扣除自我引用後的文章被引次數?─ 利用 Refine Results 功能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以下簡稱 WOS)作為引文索引資料庫,經常被用來查詢文章的被引用次數。本部落格曾介紹過利用Cited Reference Search功能查詢特定文章扣除自我引用後的被引用次數,本文介紹另一種利用「Refine Results」的查詢方法。
繼續閱讀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以下簡稱 WOS)作為引文索引資料庫,經常被用來查詢文章的被引用次數。本部落格曾介紹過利用Cited Reference Search功能查詢特定文章扣除自我引用後的被引用次數,本文介紹另一種利用「Refine Results」的查詢方法。
繼續閱讀
(圖片來源)
Web of Science 資料庫的 Citation Alert(引用文獻追蹤)、Search Alerts(檢索追蹤)功能,可以幫您定期追蹤您發表的文章、某位您感興趣作者發表的文章、某篇您查過的文章被引用狀況,以及您感興趣主題及關鍵字的最新文章資訊。
前面分別介紹過以 Web of Science (以下簡稱 WOS)、Scopus 、JCR 、SCImago、ESI、CWTS Journal Indicators 查詢與分析特定期刊被引用狀況的方法,本文作總結。當您想知道「針對一個特定期刊,欲呈現出其被引用狀況,該使用哪些工具?這些工具分別可提供哪些資訊?以及如何操作?」,則您可以從本文出發,這裡將指引您到其他頁面,以回答上述這些問題。
繼續閱讀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為引文索引資料庫(以下簡稱WOS),原名 Web of Science,自 2014 年起更名為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此資料庫之檢索平台 Web of Knowledge 則更名為 Web of Science。1997年,美國 Thomson Reuters 湯森路透公司建置了網際網路版引用文獻索引資料庫系統,提供使用者各學科領域之文獻與引用資料。2016年,成立獨立公司 Clarivate Analytics 科睿唯安,旗下產品包括 Web of Science、Journal Citation Reports、EndNote等。
繼續閱讀
說到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您可能會聯想到 Web of Knowledge(以下簡稱 WOK)、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以下簡稱 JCR)、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以下簡稱 ESI)這些相關的產品,究竟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為何呢?以下為您說分明。
繼續閱讀在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輯(以下簡稱 WOS)中查詢特定地域 / 單位作者發表的文章,可用以下兩種欄位:
在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以下簡稱 WOS)中,當我們透過查詢策略撈出了一批文獻,但卻嫌太多太雜時,在查詢結果的畫面有兩個功能可利用:
在 Web of Science(以下簡稱 WOS)中,當我們透過查詢策略撈出了一批文獻,可利用「Analyze Results」功能來分析檢索的結果(中文介面的按鈕名稱為:分析結果)。
「Analyze Results」可視為「Refine Results」的進階版,因顯示的屬性值筆數較多、以圖表呈現、且提供匯出功能,因此可作資料分析用途,例如分析該文章群主要集中於那些主題、顯著的作者與研究機構、主要發表於哪些刊物、以及發表的年份趨勢等等
繼續閱讀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科服務組
Tel: +886-2-33662326
Email: tul@ntu.edu.tw
Homepage: 臺大圖書館
Copyright ©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
如需參考或引用本部落格圖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標註引用來源。
近期留言